坐在办公室内能监测养殖场内的温度、有害气体含量的变化,查看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实现自动供料喂养、自动提示何时该施肥锄草。目前,在农业大省安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种养农户体会到科技应用带来的生产变革。
农业智慧升级
“以前喂猪工人们得挨个猪舍进,还要人工检测有害气体含量,既费时又费力。”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亚飞说。在他的身后,是一个物联网控制室,通过每个猪舍内高高挂起的360度监视器,他可以远程观察到2万多平方米猪舍内的实时现场,每头猪的状况都一览无余。
说起物联网的作用,高亚飞如数家珍:“物联网会自动检测猪舍内空气中硫、氮等有害气体的含量,防止有害气体超标;如果猪饿了拱食槽,自动供料喂养系统就会自动流出配好的饲料,猪吃饱离开食槽,饲料就会停止供应。”
物联网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水产养殖业。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水产良种场负责人李大文向记者介绍,在水面上方安装的摄像头可清晰拍摄方圆500米以内的影像,水面下还放置了一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他们可以实现实时监测、视频监控、生产报警、远程自动控制、网上诊断等。
进入7月,安徽不少地方多雨、炎热,一些养殖户的龙虾因为池塘里溶氧量过低而大批死去,而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龙虾基地负责人赵文本却因及时收到了物联网的短信提醒,避免了经济损失。
“以前都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是否需要加氧,现在有了农业物联网平台短信提醒,省心多了!”自从去年长丰县相关部门帮助他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后,赵文本的水产养殖就从过去的主要“靠经验”变成了现在的基本“靠科学”。
记者从安徽省农委获悉,目前安徽省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省农业生产指挥调度平台、小麦“四情”监测调度系统一期基本建成运行,覆盖20个小麦主产县。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帮助农户获取信息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还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实现农业高效、高产、安全。
作为最早进军农业物联网领域的企业之一,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华威表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是一种生产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物联网可以获取农作物生长、农产品生产流通等信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交易、物流等各环节的智能化程度,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
推广中的难题
韩华威认为,随着国内规模化农业企业逐渐增多,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自动化设备和农业物联网将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调查发现,在物联网实际应用中,成本高、技术应用难成为不少农户面临的难题。
安徽小蚂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峰告诉记者:“我们这儿有500亩蔬菜大棚,现在仅在部分大棚内安装了摄像头,加上一些外围设施的投入,就已经超过10万元。种植业成本高,利润低,我们做精品蔬菜的可能还好点,普通农户肯定很难负担得起。”
高亚飞的养殖场购买摄像头、电脑,调试监控系统,一系列投入合起来有200多万元。付出高额成本后,如何将这些硬件投入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效益,是高亚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利用物联网提高生产效率并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方面,我们仍然做得不够”。
长丰县农委办公室负责物联网工作的王健告诉记者,长丰县去年至今共投入250余万元,为几个试点企业采购了传感器、系统软件等,后期企业自己要支付电费、管理费、网络费用等。
从传感到监测到决策,陶海峰认为物联网在决策层面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比如指导农户种植什么品种的西瓜。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湿度、温度不同,就应选择与其适应的西瓜品种,这样才能使种出来的西瓜口感好,水分、糖分适宜。这本来可以通过运用物联网来做出决策,但因为要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来测算,难度较大,目前很难推广。
基层心声
物联网技术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等3个层面。其中,以感知层技术最为重要,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传感器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当前物联网技术攻关的热点和难点。
安徽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教授吴仲城分析指出,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亟待建立传感器信息采集国家标准,提升环境信息获取与分析等关键技术,建立传感器接口标准与测试认证平台,为物联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一些农户表示,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保障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对于这项大工程,仅仅依靠一个中心或一个公司的力量,将很难快速推进。因此,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发挥桥梁作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并且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减轻农民负担。基层农业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技术的应用,仅仅依靠县级财政出资还远远不够,希望能够获得多渠道的资金支持。
采访中,已经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大户、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均表示希望政府加大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并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让物联网技术更加亲民、便民。
王健表示,由于农业生产范围广,农作物种类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环节、不同类别做出相应调整,开发不同的系统。以长丰县为例,此次试点主要是以草莓种植业为主,如果未来只在草莓种植业推广,因为已有相应的监测系统,花费会比较稳定,但若推广至蘑菇种植等新领域,将又要花费一大笔钱。王健认为,如果能加大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让系统能够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适应多种情况、多种品种的需求,那就更容易应用并推广。
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而言,韩华威等人表示,目前懂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专家少,懂农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同样少,导致信息化与专业化无法有效结合,许多农业物联网由于系统内专家不充足而无法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与建议。因此,专家建议,应当加快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专业的人才,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