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时监测并精准定位远距离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危险品运输及跨境物流运输车辆在通讯不畅情况下遭遇突发情况能否及时救援?怎样有效优化物流链来提高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从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正在推进的北斗导航技术应用项目找到答案。
这一项目把北斗导航、信息通信等技术充分运用在边境及跨境物流行业及相关业务中,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整合在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现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实时化,对物流业务各环节跟踪并智能控制,推动云南国际国内双向物流业务运作效率提高,降低物流成本及其在流通成本中的比重,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信息化网络,最终实现边境物流、跨境物流等区域物流业务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互动发展。
进入民用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00年,中国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交通运输部今年年初宣布,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一套支撑平台,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9个示范省份的道路运输车辆上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这是北斗导航系统专项启动以来的第一个民用示范工程。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恩梅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北斗导航系统向民用领域推广也为整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北斗导航技术应用项目结合云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大力发展以智能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物流公共服务,不仅能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填补空白
郑恩梅介绍,云南省目前尚无基于北斗导航终端的应用支持平台,相关产业的空白,为本项目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和较高的发展起点。她坚信,本项目实施运营将显著改变云南省物流资源分散混乱和货源运力不匹配的现状,改善我省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并通过在全省危险品物流、特种运输工具上的应用,明显提高相关产业的物流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区域综合物流、运输安全、产业提升的联动发展。
同时,还能促成云南、周边省份及东盟地区物流行业资源整合与快速发展,推动云南国际国内双向物流、区域分工合作、重点突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和物流产业体系的发展,并有助于国内其他北斗导航终端平台的完善,推动面向东盟地区的全国物流快速发展。
记者获悉,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将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规划建设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物流管理平台,内容包含终端接入系统、物流业务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远程监控调度系统、位置数据服务系统、终端显控单元系统、物流车况监控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和系统管理九大核心系统,系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数据访问、交互和共享。具体到云南省内物流及跨境运输过程中,可满足物流信息通讯、货物安全、跨境物流低成本监控等多种需求。
逐步推广
目前,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物流管理平台项目,正在联合国内北斗终端设计制造厂家,进行车载导航终端原理样机软硬件设计、北斗导航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的规划建设以及平台核心系统研发及集成等一期工程建设。
“在实际运用中,北斗导航技术只需要在运输车辆上安装一个北斗导航的车载终端,然后与公司数据中心进行连接,就能实现远距离实时监控,定位的精准度能达10米。”郑恩梅透露,项目将率先在公司所属的云南省物流产业家团内部19家二级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完成应用示范,同时积极向相关企业和物流、工业园区推广。
此举也有助于云南物流产业集团加快全省各州市的物流业务布局,促使集团全面建成“立足云南,服务泛珠,辐射全国,面向东盟”的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物流服务体系,为全省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为支撑云南“桥头堡”建设发挥作用。
行业声音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物联网与传感网实验室主任易卫东:
云南应专注地方特色
地处西南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前沿阵地,云南如何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下抢抓机遇,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及其它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对此,国科大物联网与传感网实验室主任易卫东认为,在云南推广与发展物联网技术,要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指导意见,结合云南的实际与特点,将重点放在物联网在物流、旅游、农林业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性示范应用方面。
在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近期目标是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部分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培育一批物联网应用服务优势企业。
“从前年底工信部物联网发展规划到今年2月中旬的指导意见,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家层面政策形势向好的前提下,关键是云南各级政府及企业结合本省特点如何来行动。”易卫东指出,在大的政策环境背景下,云南各级政府与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国家下达各项扶持条件和引导资金来发展物联网产业及其应用,通过全力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来提升云南的支柱产业水平。
在物流领域,云南虽承载着面向南亚的“桥头堡”重任,但通江达海的优势条件并不明显,物流行业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加快物流行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势在必行。具体是应该在物流领域引入物联网技术手段,实现物流的智能化目标,加快物流行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将信息技术与智慧技术实际运用到整个物流环节进而实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这方面来说,云南有很多事可做。”易卫东希望,物联网技术能在智能仓储、货物追踪及查询、运输实时监管、物流有效配送等方面实现突破,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输过程中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特别是鲜活农产品运输方面,如果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尽快实现物流产品温湿度实时监测,对车辆速度路线信息、物流路由与仓储等实现全过程实时状态监控,可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损耗率,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
“但这些都需要技术层面的强力支撑,另外,现在有急需应用的领域还有建设智慧城市目标中的智慧交通管理。通过建立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有效舒缓中心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堵塞问题,这方面实际应用的迫切性更强。通过基于物联网道路交通信息平台的整合,实现实时监控交通动态的采集与发布,根据这些信息,驾驶员就可对其行车计划和路线自适应调整,科学出行,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易卫东透露,城市化建设与管理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目前云南本土企业已经有相关可行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通过从现有的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已有的动态路状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得相关信息,并运用无线电视广播目前尚在闲置的频道资源构建信息发布平台,实现道路交通的自适应调节。该方案如能得到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大力支持,昆明可率先建成国内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城市。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前期高投入成本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方面的难度,往往迫使企业望而却步。对此,易卫东希望云南当地各职能政府部门应加强协调,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一批物联网应用的急需与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初步形成满足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需求的政策及技术支撑体系。
同时,他还建议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快培养一批实用型物联网技术人员,才能在产业起步阶段实现快速发展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