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网报道,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人车矛盾进一步加剧,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妨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如何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成为广大民众热议的话题,也是当下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修建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更应该采用先进技术使人们的出行信息化,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和道路的通行能力,智能交通技术(ITS)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农工党福建省委在今年的福建省政协会议上提议加快福建省智能交通(ITS)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深圳、上海、天津、重庆、青岛、杭州、厦门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当前,福建智能交通建设主要存在交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通报协调机制不畅、维护保障难度大,智能化应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人才支撑力度不强、研发薄弱等问题。以厦门为例,十年来累计投资金额不足1亿元,除了2006年投资2565万元专项资金开发建设ITS外,其余的投资都是相对分散的。交通科技投入的不足明显制约着交通智能化建设发展。
对此,农工党福建省委建议,全面制定符合福建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将ITS建设与应用工作纳入政府交通发展工作计划,分期推进交通智能化,逐步提升路面(路口)通行效率。具体为,近期,实现城市中心城区主干道、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交通管理智能化;中期,用3—5年时间实现地级市中心城区所有道路和郊线新城区交通管理智能化,逐步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的实时配时方案、绿波控制、区域面控等,从而最终实现道路交通智能化。
而针对福建智能交通建设研发队伍薄弱,人才匮乏且存在引入机制不畅、培养机制不畅、发展后劲堪忧局面,农工党福建省委建议加大交通科技“财、人”的投入与应用。将交通管理科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建立重大项目专项经费渠道,确保智能交通建设分期、分批顺利推进,逐步完善。并加大对停车诱导系统的投入建设,以路面标志引导、网络信息查询等多渠道提示停车场信息,完善科技装备的报废更新机制。
同时,加强私家车总量控制,将公众出行需求向公共交通合理引导。评估和确定各地私家车增长速度极限作参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大容量公交,推进多种方式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提升公共交通便捷性、可达性和服务水平,将出行需求引向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