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谋创新
领先者总有蝉联之道。对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简称山东电力)来说,下一项“中国纪录”没有姗姗来迟。
10月中旬,在国家电网公布的本年度科技进步奖通报中,山东电力共获10项奖励,其中一等奖7项,位列各网省公司之首;另有10个项目入围正在公示的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创历史之最。
对一支在全国电力系统名列前茅的“电力军队”来说,山东电力30年的“铁军”称号可谓实至名归。无论是在迎峰度夏、抗击台风和冰雪灾难面前的义无返顾,还是在一次次“世界纪录”背后的持续创新,“电力铁军”的创新故事延续了一年又一年。
电力某种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燃料”。支撑经济大省山东的转型与发展,山东电力一如低调地甘做“幕后英雄”。正如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所言:“世界性的电网科技难题在中国,创新的动力也在中国。”
挑战也是机遇。这一点,山东电力看得很清楚。“必须自主创新,掌握电网运行的核心技术。这是当前电网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企业永葆生机活力的长远之计。”山东电力总经理李同智说。
如何抓住机遇?又如何化风险为力量?
从“电力铁军”的3项“中国纪录”中,我们来寻求答案。
拿下“世界首条”:每天1项专利的量变与质变
这是最荣耀的时刻,也是最有压力的时刻。
2011年10月,鲁西北小城平原县境内,一项直播的“世界纪录”,吸引着全球业界的目光。
在随后中央各大主流媒体刊发的消息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作为世界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工程的建成投运,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直流输电电压标准序列,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成套、自主建设、自主调试运行,创造了电网技术的多项世界纪录。”
“因为是世界首条,所以在运行维护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李同智的这句话背后,是该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善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努力。
2009年,山东电力调控中心、山东电力研究院、检修公司等单位的技术骨干开展联合攻关,完成了直流输电工程电磁效应对山东电网影响的评估研究,掌握了660千伏直流输电系统电力传感器计量校验技术;通过多次模拟试验,完成了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运检专用工器具及带电作业方法研究,为首次带电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电力通过参与全国范围的电网工程建设,在电网技术的制高点――特高压装备制造方面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交流复合绝缘空心支柱绝缘子、特高压铁塔等设备被成功应用于国内特高压工程。新型铰接组合抱杆、机械旋挖灌注桩等特高压电网施工技术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
今年7月,在山东寿光,全国首架无人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开启了常规飞行巡检;9月22日,在特高压晋东南长治站,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已稳定运行100天……越来越多高智能化、高自动化的“电网医生”出现在变电站和输电通道内,代替电力员工为电网“把脉诊断”,这些“电网医生”大多是“山东籍”。
数据表明,2009―2011年,该公司几乎每天诞生1项专利。科技支撑经济,量变引起质变。目前,山东电网已经发展成为以500千伏为主网架,高电压、高自动化、交直流混合的现代化大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