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政务试点|政策研究|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云政务试点 » 正文

珠海“新型”基因催生城镇化变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5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1255
键词 生态宜居

全球视野奠定城乡新格局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传统的城镇化路径由于没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市民的居住环境并不如意,新型城镇化则融入生态文明,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标准规划建设幸福家园

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珠海城镇化在生态宜居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去年以来,从召开高端城乡规划论证会到聘请国内外大师为城市规划战略顾问,再到集中“会诊”初步规划成果,珠海建设宜居城市的路径和方法已越发清晰。一个具有良好自然环境、与优美环境相适应的城市经济、完备交通体系、较高城市多样性、高度公众参与的后工业文明时期的理想家园有望成为现实。

2012年,珠海提出了“建设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宜居环境”这一目标,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谋划城市规划,通过专家的经验和优势找出与欧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为给宜居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珠海相继聘请了刘太格、何镜堂、彼得·卡尔索普等近十名国际顶级专家为城市规划战略顾问,并与他们所在的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了拱北口岸地区整体改造城市设计、圆明新园文化艺术中心规划设计、凤凰山公园规划设计等重点规划设计项目。这些国内外大师的智慧,为珠海宜居城乡建设奠定了新的高度。

目前,珠海提出“三年大变化、五年上台阶,十年建成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城市”的目标。

资源节约促进低碳发展

早在去年,珠海便以生态文明理念去统领城市的多项工作。2012年6月,珠海启动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工作,并于10月份通过了《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

根据相关规划,珠海市将利用4年时间分“三步走”,力争到2016年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在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多项部署,其中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绿色建筑、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多个指标设定了目标,使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朝低碳、绿色等方面发展。

以低碳经济为例,珠海将提高优质能源油气及二次能源电的比例,以油代煤,以气代煤,以电代煤,逐步替代直接用原煤的工艺,以此提高珠海的空气质量。同时,对污染较严重的耗能大户,控制其发展规模,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采用先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对重点工业源污染进行治理。

在保护水环境方面,珠海正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和完善,推进中心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对较偏远未能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村,因地制宜结合河涌整治建设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对各地区严格执行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镇、各河段和主要企业,最终落实到排污单位。这些措施将有效提高城镇的生态环保水平。

关键词 集约节约

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增长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在近期,广东也印发了《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城镇化要达到“集约节约”的目标,这与传统城镇化“摊大饼”的粗放式发展截然不同。

集约节约的发展理念在珠海已有不少实践:以“三清”工作推动产业空间集约高效,以“三旧改造”推动旧城区的城市更新、以TOD模式带动城市轨道周边土地的集约利用……珠海力争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增长,闯出城镇化新路。

“三清”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

在传统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存在一种盲目扩大面积的粗放式发展倾向,一些项目占地面积大但土地产出不高,对土地资源是一种浪费。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珠海在城市土地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显得不合时宜,如何腾出土地、节约利用资源为发展打开空间,成为珠海的重点工作之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嘉在去年2月份调研高栏港时强调,要处理好大发展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关系,要探索建立项目进入园区的评估机制,科学设计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科技含量、产业关联度等指标,适当抬高项目进入门槛,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此,珠海专门成立了“清土地、清项目、清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和“清土地”工作领导小组,并展开了积极部署。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珠海的“三清”工作初见成效。截至2012年12月10日,全市共清理土地总计11932宗,面积23545.60公顷,清理项目1999家,清理政策1357项。这一工作的开展为珠海腾出不少产业发展空间。

珠海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等区域的改造也十分重视。按照《珠海市“三旧”改造规划(2010-2014)》,有512块地块纳入改造范围,涉及用地规模36.57平方公里,这些工作的推进大大提高了珠海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TOD模式促进交通与城市良性循环

在城镇化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十分关键,但过多的道路以及大马路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对城市的土地资源是一种浪费,这与城市的集约利用理念相悖。为此,珠海以珠海北站的TOD模式为切入点,在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循环上进行了探索。

珠海北站是广珠城轨进入珠海的首站,也是珠海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2012年3月,珠海北站纳入广东省首批六个试点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模式开发的项目之一。按照《珠海北站TOD总体设计》,珠海北站在设计中尤其注意“平衡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探索在城轨沿线对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等,提高沿线土地的利用价值。

据了解,TOD模式是由美国建筑大师卡尔索普提出,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密度、混合性质的土地利用,这是为了提高必要的交通出行量,一般分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公共空间等,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紧凑的土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为了推进珠海北站TOD模式的建设,珠海专门聘请了卡尔索普亲自操刀规划,力争打造一个节约集约用地的典范。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以岭南文化塑造城镇特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软实力”。传统的城镇化由于不注重文化传承,往往陷入千城一面的境地。而珠海在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中注重文化传承,以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特区文化等为纽带,围绕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景观、文化场所等关键领域,力争打造一个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

公共文化投入屡创新高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当前,珠海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着几个“不平衡”,即市区镇村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社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为此,3月15日,珠海提出,将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共同出资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政策延续至2015年,其中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共同出资将从400万元增加至800万元。同时,为体现公益性质和服务宗旨,下月起,全市已建或报建的镇(街)综合文化站统一更名为镇(街)综合文化中心。

据了解,从2001年起,珠海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1000万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文艺创作扶持和奖励资金、市图书馆图书采购专项经费分别增至2000万元、1000万元、600万元和500万元。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十二五”期间珠海将打造“两园两城六基地”。

根据《珠海市创建幸福村居实施特色文化带动工程的工作方案》,珠海还将加快新建设镇街、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实现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行政村(社区)按照“五个有”标准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标识、管理建成具有珠海特色的村居文化服务中心。

自觉保护文化“活标本”

在城镇化进程中,当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对此,珠海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并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

近几年,珠海投入不少资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容闳、唐绍仪、唐国安、苏兆征、苏曼殊等50多位历史人物事迹进行了梳理,并保护了一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珠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嘉曾指出,珠海的城乡建设要注重传承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幸福村居的主战场,斗门立足于本土资源拟打造一批名镇名村。实施近两年以来,一些镇村昔日破败的古迹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修缮一新的文化景点,这些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景点又为当地的休闲旅游业打下坚实基础。

而一些传统习俗也得到保护。经过5年多来的发掘和保护,“水上婚嫁”从濒临失传的险境,开始逐渐被人所熟悉,并走进寻常百姓家。2011年11月11日,珠海首届“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在斗门灯笼沙举行,这也是珠海“水上婚嫁”历史上新人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鹤歌鹤舞”、“斗门飘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珠海的城市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关键词 和谐发展

改善民生促进成果共享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在以往以“物”为主的城镇化过程中,居住于城市的居民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会受到忽视,很难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而珠海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同样注重软环境的提升,通过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教育、就医等基本生活保障,构建一张社会安全网,让他们真正进得城、住得下、能就业、有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力推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让进城务工农民产生家的归属感,一直是珠海努力的一个方向。2010年,珠海出台了《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实施办法》,将入户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在珠海务工的外来工,更加强调技能等人才要素的评价。2011年首次实施以来,1486人提交入户申请,1433人符合积分入户申请基本条件且全部入户。去年,又有2300名异地务工人员成为新珠海人。

配套改善的,还有城镇异地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在解决异地务工人员的保障性住房问题上,珠海早几年就先行一步,出台土地优惠政策,推进在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公租房(员工宿舍)。据悉,目前珠海市已建设工业园区员工宿舍共约35900间,就近解决了近20万员工的阶段性居住问题。

对这些城市建设者来说,子女入学同样是他们的一块心病。不过,珠海在三年前就已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市户籍学生免除书杂费,2011年起又以积分入学的方式,实现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入读公办学校。2012年全市共有14840名非本市户籍学生新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学生达到54661人,占就读总数(82043人)的67%。

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同样体现在对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的成果共享上。目前,珠海已成功构建“小病治疗免费、中病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全民医保体系,本月实施的《珠海市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补充医保的保障对象首次覆盖了珠海市所有医保参保人,包括外来劳务人员大病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等四大类共150万名参保人。

“旧村改造+保障房”确保民众安居

在城镇化过程中,住房问题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农民要想进城变市民,住房是最基本的条件。而珠海通过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建设,力争为村民或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使他们在城市安家。

前山(B区)旧村改建项目于2012年9月正式启动回迁,这也是珠海最大规模的“一次拆迁、一次建设、一次回迁”。通过这个项目,前山村的村民们彻底告别过去城中村的脏、乱、差,住上了比城里人更漂亮的房子。

前山村是珠海通过城中村改造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早在2000年,珠海对香洲区26个城中旧村进行全面改造。珠海对被拆迁旧村居民的利益尽量照顾,推动旧村改造的进程。

另外,珠海的旧村改造一直注重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根据最新部署,到2015年,珠海全市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左右,并将率先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郁、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宜居宜业新型住区,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

 
关键词: 珠海 新型城镇化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