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贯|政策研究|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政策宣贯 » 正文

四省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共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5  来源:楚天都市报  浏览次数:660
核心提示:23日,长江中游四省会——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在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共识》。四市将同跳“集体舞”,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更瞄准“世界级的城市群”。
23日,长江中游四省会——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在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共识》。四市将同跳“集体舞”,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更瞄准“世界级的城市群”。

按照《武汉共识》,四市将在区域发展战略、自主创新、工业分工协作、扩大内需和市场开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文化旅游强区、公共服务共享区、社会保险平台等9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同时,四市还在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卫生、旅游等11个领域签署了具体协议,包括打造“2小时城际交通圈”、推广四省会城市“旅游一卡通”、加强“三江四湖”水环境保护合作等。

去年2月,湘鄂赣三省率先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毗邻的咸宁、岳阳、九江“小三角”之间,黄冈与九江之间签署了合作协议。“中三角”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九江“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上,提出把安徽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由此从三省携手走向四省共襄。

以四省会城市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覆盖区域近44万平方公里,包括40个城市,人口约1.6亿。此次会商会,旨在研究推动四省会城市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说:“从此前城市自我封闭,埋头耕耘‘一亩三分地’,到如今谋求合作,融入各个经济圈,可见中央政府出台的区域经济发展引导政策已初见成效。”

四省省会城市书记市长谈合作

武汉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

唱好“大合唱”跳好“集体舞”

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作用。这也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

我国进入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沿海、沿江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发展大背景下,需要在长江中游、中部地区构筑新的增长极。目前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城市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四省会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6万亿元,占四省总和的29%,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沿海大多数城市。

打造中三角,挺进第四级,需要唱好“大合唱”,跳好“集体舞”。归纳起来,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共同努力: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共同落实合作协议、共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在打造第四级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四市需要步调一致,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主要是:争取国家早日出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划;争取国家确定四市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取国家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构建综合交通网体系,加快推进四市间高铁、城际铁路建设,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构建2小时交通圈,加大对长江航道“畅中游”,江滩运河工程建设力度。

南昌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

四市抱团奏响发展最强音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一体化”是核心关键。包括:区域规划一体化,如河道疏浚、航道标志;基础设施一体化,“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互联互通;社会保障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包括金融要素、物流、人才等;产业布局一体化;旅游发展一体化;信息共享一体化等。

四市尽可能做到错位发展,减少同质竞争。比如产业布局上,一方面,形成各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为我配套、我为你服务”的科学产业链条。

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确定一条鲜明的道路,建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大中小城镇合理布局,产业合理分布,城乡统筹合理发展的中国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之路。由此作为切入点,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新型城镇化国家级综合试验区,在国家层面获得重大支持政策。

全国两会即将于下月召开,我提议,四省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这次会商成果,就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联署撰写提案、建议,并且“抱团”到国家相关部委呼吁。我相信,这将非常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合肥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

四市应互为机遇产生聚变效应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在中部地区布局的一颗核心棋子。四个省会城市间是抱团发展关系,任何一个市的发展,对其他市都是机遇,可以说四市发展互为机遇。

我们四个城市,同议长江发展,同为中部省会,有着共同的人文基础、相同的责任和机遇,也有很多相似点:一是科教资源和人文优势突出;二是自然环境、水土资源较好;三是支撑发展的人力资源丰富,蕴藏的消费潜力巨大;四是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良好;五是近年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很大改善;六是四市都是经济圈、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我认为,今后四市应致力形成区域内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的新格局,形成共同突破的新机制。其中关键是要推动“一体化”发展,要产生聚变效应。从推进城际交通一体化入手,逐步推进市场准入、信息共享、产业分工一体化,搞好互补,形成互动,放大多方效应,逐步消除影响资源要素流通的障碍,形成“同城化”的开放环境。同时,协同所在经济圈,构筑一体化的点、线、面,形成大融合的发展格局。

长沙

湖南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

清理地方性保护主义政策

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组合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的若干城市,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形成跨省域的经济一体化城市集群,完全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市场力量对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行政力量难以替代,现阶段的经济区域需要行政区域作为支撑,但经济区域可以超越行政区域。我们应尽量消除行政壁垒、垄断力量对区域共同市场的扭曲,全面清理带有地方性保护主义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高效流通,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市建立不同层面定期或不定期的协商制度,避免办成“论坛式”的合作平台,必须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及时破解合作中出现的难题和矛盾。

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必须有政策来支持,有项目作支撑。我们应抓住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布局和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机,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