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政策要闻 » 正文

南充正式启动“开放型政府”建设 深化政务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2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次数:440
核心提示:昨日(2月21日)下午,南充市政府召开五届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建设开放型政府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南充市人民政府开放式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南充市政务公开规定》、《南充市人民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办法》、《南充市政府网站管理办法》、《南充市人民政府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办法》5个配套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市将正式全面、大力度启动开放型政府建设。
昨日(2月21日)下午,南充市政府召开五届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建设开放型政府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南充市人民政府开放式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南充市政务公开规定》、《南充市人民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办法》、《南充市政府网站管理办法》、《南充市人民政府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办法》5个配套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市将正式全面、大力度启动开放型政府建设。

开放型政府形态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市政府于2012年全面着手系统化研究和开启“开放型政府”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在今年初市“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作为今年政府自身建设中的首要内容提出,要求“把民主施政作为基本取向,把公开透明作为基本原则,把政群互动作为基本形态。始终坚持重大决策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积极推行市政府全体会、常务会、专题会和规委会向社会开放,以开放式决策促进决策民主化,增强决策科学性。开设政府微博、市民论坛、市长短信平台,开展行政办公开放日、市长热线专题互动日等活动,使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昨天下午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的1个《方案》及5个配套实施办法的草案形成于去年底,历经4次座谈会、3次书面征求意见,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该次会议通过后将付诸实施。

记者了解到,刚刚通过的《方案》共分三大部分,明确了我市建设开放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当前任务及推进措施。当前建设开放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民主施政、民主监督、政务公开、政民互动、载体建设5个方面、55项内容,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创新举措。比如对政务公开,除了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公开工作等外,还要求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公开,特别是公开政府运转过程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事项,以回应社会关切,如深化公开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全面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食品安全信息、招投标信息、征地拆迁信息等;对拓宽互动的政民沟通渠道,提出了畅通网络问政渠道、积极推进微博互动、开展专题互动日活动、畅通网上信访渠道、开展市民问政活动等措施。记者注意到,《方案》中每一项建设开放型政府的任务都有具体的牵头和落实单位。

记者了解到,在保证我市建设开放型政府顺利实施的制度和机制方面,除了1个主要《方案》外,5个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对开放型政府建设实施进一步作了具体的细化和规范。其中《南充市人民政府开放式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共30条,重点把公众参与作为重大行政事项决策的必经程序予以规范;《南充市政务公开规定》共六章、四十三条,着眼于推动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整体联动,分级分领域对政务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方式、程序、载体以及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南充市人民政府政务会议开放办法》,共十九条,包括会议公开的目的、意义和开放范围、开放方式、告知方式,以及公众参与方式、会后意见提交、意见处理反馈等;《南充市政府网站管理办法》,共九章、四十八条,对政府网站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安全保障、基本功能运用等方面作出了规范;《南充市人民政府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办法》,共26条,规定了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程序及时限要求。

记者注意到,全面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过程中,除了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过程公开充分透明外,政民互动将成一大亮点,公民参政议政将成为常态。比如,会前按程序报名选定后,市民代表可以列席市政府政务会议,或网络和电话连线会议发言,不但在会上有发言权,还对会议事项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权。还比如在受理公众意见反馈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时限:办事咨询类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投诉举报类意见,对一般性问题在15个工作日办结,对重大或复杂问题在60日内办结;突发危机类意见,包括涉及社会稳定、突发事件、舆论危机的,在信息生成或收到后24小时内调查核实和回应,涉及的事项特殊、紧急的,4小时内办结和回应。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