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李晓枫透露,移动支付标准将在近期颁布。记者了解到,即将颁布的标准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13.56MHz技术,也就是国外企业主推的NFC(近场通信)技术。
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外企业主推的NFC(近场通信)技术与国内企业主推的RCC(限域通信)一直存在技术标准之争。尽管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机近场支付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应用,仍然面临被迫出局的尴尬。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支付技术标准不仅关系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主导权,还直接涉及国家金融安全,有关部门应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在审慎制定行业政策时,为自主创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平台。
三大短板束缚国外技术
记者采访了解到,全球范围看,当前手机近场支付主要有两种技术,一是国外企业基于13.56MHz的NFC技术;二是以国内企业为代表推动的基于2.4GHz的RCC技术。
2003年,诺基亚、索尼、飞利浦等国外企业制定了NFC技术,2007年3月,由欧盟委员会及信息社会技术(IST)项目共同投资,多家公司、大学和用户共同组织成立了泛欧联盟,以进一步促进NFC技术研究,并推动其在手机中的应用。经过九年推动,NFC技术仅在日本实现规模应用。
据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马俊如教授介绍,国外制定的手机支付NFC(近场通信)技术标准,约有1400项专利,绝大多数为西方国家企业拥有。
一些业内人士反映,NFC技术难以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
一是推广代价高昂。为使13.56MHz在手机中工作,要在生产设计手机时预先植入形成专门定制手机,消费者更换专用手机后才能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成本代价高昂。
二是用户选择多样性受限。为使手机的射频通道稳定工作,在设计时信号通道须避开电池、金属后盖和手机主板等,对手机整体性、适用性、多样性造成影响,限制用户选择。
三是使用不方便。会出现手机与读写机具之间通过紧密接触才能实现通信的情况,将可能导致用户使用不便。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在平认为,由于绝大多数手机的SIM卡上面都被金属壳电池压住,NFC技术在手机支付中应用会出现棘手问题:一方面,SIM卡和读卡器间13.56MHz的高频信号将被电池的金属壳严重屏蔽;另一方面,各型手机不同的设计导致电池金属壳对SIM卡和读卡器间的屏蔽效应又大不一样。如果为了实现对各型手机同样稳定的近场链接而大大增强读卡器辐射功率、提高其接收灵敏度,又会降低其链接的私密性和安全性。NFC的上述困难不仅对手机移动支付设计提出了难以适从的技术挑战,更将导致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RCC技术于2009年面世后,中国移动率先采用,分别在世博会、上海地铁以及湖南、重庆等地的大学和企业中应用。据介绍,RCC技术现已申请专利近400项,其中国际专利优先权(PCT)60余项,五项核心专利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地区获得授权。
青岛市琴岛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波说,RCC技术具有传输频率高、可以实现远程消费等特点,通过信息推送、二维码下载优惠券等多种方式实现运营企业的商业盈利,目前在深圳、兰州等地形成数十万的用户规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