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政务微博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够做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有的被网民戏称为“僵尸博客”;有的“又聋又哑自言自语”;有的是标准的“元芳体”,问一句“元芳,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便没了下文;还有的“小事问不停,大事没动静”……这些显然都是社会管理能力不过关的体现,深为网民诟病。(2012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政务微博是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政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与民互动的一个新兴窗口,通过微博可以获取民情民意,并同时让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对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在各大网站纷纷开通微博,倾听百姓呼声,接受百姓监督,架起了民意沟通的“连心桥”。据新浪微博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50947个,认证数量稳定增长。报告显示,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中,政府机构微博33132家,公职人员微博17815个,较上季度增多近6000个。政务微博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江苏、河南、广东、北京4地政务微博总数均超过3000个。
作为网络问政、执政、行政的新形式,政务微博业已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民众维护权益、表达意愿、参与监督的重要方式。可是,当下的政务微博管理经营现状并不尽人意:一些官方微博久不更新,成为“僵尸官博”;有的官方微博自说自话,发布内容仅限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或者部门领导出席会议等;有的则只发布一些无足轻重的常见信息,对群众的呼声不理不问,成为“公示栏”、“中转站”。
“接地气”才能收获“好声音”,有“气场”的才能受欢迎。2011年,公安部警官陈士渠利用微博平台,搜集网民提供的拐卖犯罪线索,借助DNA等高科技手段,迅速组织警力,掀起了一场“打拐风暴”,解救了多名被拐儿童。警方行动的高速有效,受到了网民的赞誉。陈士渠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官员”,目前他的微博粉丝已近300万,人气超过了很多基层政府网站。
网络问政为阳光政务的趋势所致,也是政府提高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岂能受到公众捧场、信服和满意?网络时代,善用网络进行问政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门必修课。官员们要力行“织博为民”,以公众需求为本,不躲闪,不敷衍,说实话,办实事,踏踏实实服务民生,及时处理公众诉求,做到网上问民意、网下治顽疾,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复并及时进行处理,祛除“僵尸病”、“聋哑症”、“自言自语症”等病症,使微博接“地气”、聚“人气”,真正成为与百姓“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和平台,“微”得乐乎,“博”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