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长得并不“后现代”,但却能打印一张特殊小票。这张小票不仅是购物凭证,更能追溯蔬菜从生产到上市的整个过程。
买菜、付钱、揣上一张菜蔬的“身份证”,如果不放心,还能实时验证,这就是未来杭州乃至全国马大嫂们的“菜场攻略”。
杭州已有45家蔬菜基地,能查蔬菜的“简历”
2010年,杭州和上海、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南京、成都、昆明、无锡等10个城市,就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试点城市。
如果说当时这条消息还无法让大家有太多感性认识的话,那么从去年12月开始,杭州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在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的定点屠宰厂、肉菜批发市场、超市门店、农贸市场等先后启动推开。
记者从杭州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管处的调研员封立忠处了解到,目前,杭州作为试点部署了追溯体系的蔬菜生产基地已经有45家,以后所有的大型蔬菜基地都会进入追溯体系。而过去农贸市场里常见的普通电子秤,也会逐渐被统一更换成追溯电子秤。
有很多人很好奇,蔬菜和肉类的“简历”是怎样写成的?其实也挺简单:
我们以一棵青菜为例。这棵青菜从蔬菜基地出品前将会进行检测,合格后便会被贴上一个“质量安全基地准出标签”,标签上自带20位的追溯码。这棵有了“户口本”的青菜到达批发市场后,还得再次“体检”,蔬菜基地与经营户交易时,双方还得同时刷卡,这样追溯码的记录上就会出现这棵青菜的“搬家”信息。以此类推,这棵青菜到马大嫂的菜篮前,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能记录在追溯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