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交网络中挖掘流行病苗头、天气预报加入交通拥堵预警……催生美妙的大数据应用,或许需要一个类似淘宝网的平台:设立数据流通的商业规则、提供第三方的诚信担保。上海正在加快筹建这个平台。
11日,上海市科委颁布了“大数据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管理办法,设立推进办公室全面负责行动计划的整体推进工作。据介绍,计划自今年7月公布以来,已部署了18个项目,政府经费投入近4000万元。其中,构建商业大数据应用平台是推进工作的重点。
交通、医疗、生物、集成电路、软件……大数据之“大”在于数据各式各样,无所不包。这么多杂乱无章的数据如何产生价值?推进办副主任吴俊伟认为,靠政府“拍脑袋”很难产生具有市场生命力的应用,因此上海市科委依托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让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这里“淘金”。
这个平台上会有“卖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源,也有“买家”——能独具慧眼从数据中“掘宝”。然而,卖数据绝对不是“一锤子买卖”,同样数据在不同开发者眼中,能够挖掘出不同的价值。吴俊伟举了高德软件的例子,在被阿里巴巴收购后,高德地图意外发现,淘宝的每一单交易都可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这数以亿计的海量及时更新的数据,比自己原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收集、更新数据强多了!“这就是大数据改变企业生产模式的典范。”
于是,这就带来了一连串问题:数据的价值如何评估?权益如何分配?交互怎样完成?诚信怎样保证?……这些商业规则需要所有相关参与企业共同来建立、完善。今年7月,上海成立了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迄今已发展会员单位50多家。它们将成为这个数据服务“淘宝网”的“吃螃蟹者”。联盟理事长、万达信息董事长史一兵表示,加入这一平台将对打破现有的数据流通壁垒、加强企业间合作,发挥积极作用。这也将加速上海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上海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吴俊伟透露,今年市科委部署的大数据项目中,与产业相关的一些项目已开始在平台上边探索边运行,“我们将从个案入手,先建立起适合不同行业的数据汇聚、交换、服务模式,再拓展到跨行业、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交互,希望最终拓展到上海全行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