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基本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信息惠民、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信息化发展既有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革命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新格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电视(IPTV)、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三网融合”进程加速,即将步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电子商务普遍应用,网络文化蓬勃兴起,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信息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我国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目前,我国信息化已走过了基础发展时期,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三网融合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日益成熟,新型产业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较早提出并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东北老工业区正在加紧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地区正成为国内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从我省看:“十一五”以来,我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全省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宽带信息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信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支柱行业和重点企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取得积极成效,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已初步形成甘肃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态势。
(二)发展的优势
1、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省信息通信业依靠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建成了大容量、高层次、技术先进、功能多样、覆盖全省、连接世界的信息通信网络。2010年,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20.96万公里,通信业实现业务总量448.16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68亿元,同比增长14.5%;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11.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90.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2.2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 92%,电视人口覆盖率91%,数字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2、信息产业加速发展
2010年,全省行业统计内的电子制造企业11户,软件服务业企业75户,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65.59亿元,同比增长17.52%。其中电子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税1.82亿元,同比增长43.7%。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3.88亿元,同比增长10.25%;实现利税总额2.07亿元,同比增长34.1%。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撑。
3、企业信息化初见成效
全省企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等传统支柱行业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初具规模,有效支撑了研发、生产、营销和企业管理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平台方面作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目前,全省重点企业80%左右实现了办公自动化,50%以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90%左右建立了内部网,网上采购订货、资金交易及物流配送等现代商务手段正在蓬勃兴起。
4、公共服务信息化稳步推进
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启动,甘肃农业信息网向市县延伸,提供网上展厅、供求热线“一站通”、声讯服务热线、手机短信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省、市、县、乡四级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完善,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高等教育招生实现网上咨询、远程网上录取等服务。甘肃旅游信息网的旅游景点介绍、景区天气预报、旅游投诉、在线咨询等服务逐步开展。建成较完善的金融电子渠道,ATM、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均已投入使用。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和交通运输安全GPS监控统一平台已投入使用。互联网新闻、数字图书馆等信息资源的发布和开发快速发展,行业基础数据库和公益性数据库启动建设。科技、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各个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5、信息安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坚持积极防范、综合防范的方针,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全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划并启动了包括密钥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检测、数字认证、信息安全监控、信息安全通报、冗灾备份体系等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了无线电管理及技术设施建设,保障通信、导航及信息安全。多部门信息安全保障联动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依然是制约瓶颈,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急需加强。建设高速率、大容量、广覆盖的主干宽带网络,功能先进完善的基本业务网,高度融合大范围宽带接入网等基础网络,仍然是制约全省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多层面推动“三网融合”是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相互分割、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建设、统一使用信息资源的机制,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业务支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效果不明显。全省企业信息化水平虽取得进展,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水平层次不齐,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资金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技术手段对中小企业业务支撑效果还不明显。多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升级、提高质量、控制污染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传统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拓展。
——信息化对数字城市支撑能力不足,综合深入应用尚存在差距。从信息系统支撑业务建设和行业监管的角度看,我省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很好的支撑业务建设和行业监管,行业范围内信息透明,流程透明,业务透明难以实现。全省数字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应用仍处在探索示范阶段,且各地区各领域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与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城市管理、决策、工作、学习、娱乐的数字化,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更深层次、更广度领域推进数字城市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除此之外,制约我省信息化发展的因素还有:农村信息化欠账较多,信息产业底子较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地区、行业、单位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亟须加强,信息化法规、标准和人才体系尚不完善等。
二、“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业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作用,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全省信息化水平,促进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构建“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资源共享——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综合平衡各行业、领域、产业间的信息化发展,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共用。
需求牵引,重点突破——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政府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组织信息化建设,抓住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选择急需解决且见效快的环节为突破口,提出具体任务,采取全面措施,达到重点突破。
强化应用,注重实效——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引进开发经济实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使信息化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统一规范,保障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强化组织,制订法规,落实责任,加强监管。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三)目标任务
我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利用水平、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得到显著增强,电话、电视、互联网等信息化普及率达到西部地区前列;农村信息化对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支撑更加有力,全省数字城市建设有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稳步推进,全省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传统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明显加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化为“工业强省”战略的支撑作用显现,甘肃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三、“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一)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
1、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基本完成城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宽带骨干网线县(区)级以上覆盖率达到100%,宽带入户率达到30%,互联网用户超过300万户。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加强。
2、发展重点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全省信息网络体系。以兰州、天水、酒泉等区域中心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发展基于通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的各类宽带接入。推进光纤到商业楼宇、住宅小区的建设,实现重点发展区域的高带宽接入,满足重点商务区、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的高带宽接入需求。扩大光纤到户的试验范围,积累相关经验,逐步推进光纤到户。以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通信信号的广域覆盖为难点,以建设全省骨干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依托,集数字、语音、视频服务为一体,逐步实现网络的融合,技术上向着数字化、宽带化、分组化及接入的无线化方向发展,普及上向着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落后地区延伸。
——推动信息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采用安全、稳定、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满足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要求,提高话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综合承载能力。在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基础上,促进“三网融合”的新业务开发和创新,加快3G等新技术带来的新业务的拓展和成熟。逐步推广多业务接入终端和家庭网关,以IPTV、远程监控、智能遥控等技术拓展面向现代家庭的各类应用,打造“数字家庭”,使话音、视频、数据等各类网络业务在不同网络间互通和融合,为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在我省未来五年的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二)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1、目标任务
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内部计算机网,中小企业普遍建立网络门户站,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达到90%以上,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骨干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骨干企业的计算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业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中有80%以上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等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超过40%
2、发展重点
(1)聚焦支柱产业,推进“两化”融合
——石油化工行业。大力推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时、在线、连续的产品质量、成分分析,推动工艺流程仿真技术。加快推进集成化的生产执行系统。积极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系统(FCS)、先进控制系统(APC)等控制技术和设备,使主要石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
——冶金有色行业。利用自动控制、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全面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规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能源行业。重点支持能源骨干企业,加快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建立井上与井下、矿区与政府之间的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鼓励和引导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开采率,大力推进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围绕国家智能电网发展“三步走”战略,在六个环节(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调度环节)和一个平台(通信信息化平台)上寻找切入点,以实施安全、可靠、优质、高效、互动的电力供应,推动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持石油钻采设备、数控机床、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电工电器产品生产企业业,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向人机交互性更强和网络化制造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信息产业的既有优势,大力发展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电子材料、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气装备等产业);重点支持兰州动漫软件园区建设,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软件服务外包、动漫产业),提升软件企业服务“两化”融合的能力;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提升通信信息服务能力、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推进“三网”融合等)。
——建材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在高温条件、烧结或熔融状态下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提高建材生产过程控制水平,加快应用红外温控、变频调速、功率优化控制、温度曲线自控、自动码放等先进控制和执行方法。推广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窑尾烟气自动检测和脱硫系统等新型工业设备。强化信息技术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应用;玻璃企业重点实现在线缺陷检测与智能化切割分选全自动控制及炉窑的自动控制。
——医药行业。大力推动医药产品创新,融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品新要的研发。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试药系统,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加快医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建设和实施,提高医药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食品行业。重点支持啤酒、乳品、面粉加工等行业骨干企业,提升生产环节、生产工艺中的信息化和控制数字化水平,增强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以信息化推进企业诚信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与可追溯系统的建设。
(2)实施重点工程,推进“两化”融合
——示范园区引导工程。发挥兰白地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的优势,依托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整合省内外数字制造的研发资源,构建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材料等产业优势,依托兰州石化、白银公司等大企业的优势资源,建设数字石化有色示范园区。依托华亭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中石油庆阳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华能平凉发电厂等,建设煤电化工“两化”融合示范园区。依托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园区。依托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整合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天水庆华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建设天水华天电子产业示范园区。依托长风科技有限公司(781厂),整合兰州飞控仪器总厂(242厂)、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公司(135厂)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建设国防军工产品研发设计示范园区。依托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金昌化工(集团)公司、金昌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建设金昌循环经济“两化”融合示范园区。依托兰州铁路局、中川机场,整合省物流协会、省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中心等单位的优势资源,建立兰州现代物流数字化示范园区。
——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工程。按照《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充分发挥该规划确定的16个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引导作用,在行业层面找到推动“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充分调动该规划确定的32户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及68户重点用能大户的积极性,在企业层面找准推动“两化”融合的着力点,利用技术改造、信息化、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实施“两化”融合节能控制与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全省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工业园区的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硬件控制技术相结合对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用电量、用水量、用煤量、主要原料消耗量、节能设备开启情况、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废水废气排放量等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实时远程自动监控,及时发现并查处高消耗和违法排污行为,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限制或者淘汰能耗高的老旧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促进我省环境节能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着眼于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支撑。一是实施“信息化助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甘肃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为依托,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征集并支持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优秀试点项目和案例,组织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规划咨询,促进“专精特优”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建设。依托已建成“甘肃中小企业网站”,借鉴甘肃电信“商务领航”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鼓励通讯、软件等IT企业和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三是推进IT企业与中小企业供需对接。发布《企业信息技术典型应用解决方案(产品)推荐目录》,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改造,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撑工程。以大型企业和第三方机构为支撑,构建行业性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行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重点推进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领域公共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建设,鼓励平台提供“外包”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提升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环节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二是公共信息服务和支撑平台,重点推进超级计算、中试环境、物流服务、电子支付、信用服务、产权交易、认证检测、人才中介和人事代理等领域第三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机构,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生产力服务等面向企业的专业公共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其为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咨询培训、融资担保、市场营销等公共服务。
(三)通过技术创新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1、目标任务
到2015年,我省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15%。扩大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软件等电子信息核心产业规模,集聚优势资源,建成天水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和微电子、通信电缆、磁控管、特种电子4大生产基地。培育5个效益突出、收入过1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0个收入过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上骨干企业。
2、发展重点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封装。围绕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电源管理器件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核心电子元器件,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对3英寸、4英寸、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综合技术改造、快恢复二极管产业化、双极型模拟集成电路等项目的扶持力度,提升现有的关键技术。到“十二五”末,建成年产1000万块数字、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形成双极型集成电路500万只、肖特基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12万的年生产能力。重点扶持集成电路封装、半导体功率器件封装改扩建等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36亿元,将天水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半导体功率器件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LED封装研发及产业化、MEMS传感器封装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封装设备模具扩大规模和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扩大规模和产业升级等6大项目的综合型电子信息产品国家级的制造园区。到“十二五”末,使园区销售收入达到 32亿元,利税4亿元;形成单片/混合电路200万块,DC/DC电源50万块,集成电路压力传感器、变送器50万只的年生产能力,实现1.1亿元的年销售额。
——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仪表产业。“十二五”期间,加大对电子元器件、电子仪表开发生产企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3.3KV真空接触器项目,扩大真空器件生产规模,到“十二五”末将3.3KV真空接触器产能提高到15000台的规模。同时加快对更高电压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快CKJ-400/3.6型真空接触器的设计、试验工作和产业化。发挥电子测量仪器和微波波导器件生产研发的优势,重点支持总投资4600万的微波波导器件生产线技术改造和电子测量仪器生产线建设项目,实现电子测量仪器1500台产能。
——半导体照明产业。发挥我省电子制造企业的优势,发展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制造、封装及集成应用、指示信号、LED显示屏、工程照明等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应用,形成半导体照明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亿元,支持在兰州高新区投资建设新方圆光电产业园,园区投产后可实现LED显示屏销售额3.8亿元,利税500万元以上,满足我省LED显示屏60%的需求,填补我省电子产品制造业LED显示屏生产的空白;扶持LED封装及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SMD型封装、单灯型封装以及功率型封装技术,形成LED背光模组、LED照明灯具等下游应用产品的规模制造能力,达到20亿颗的LED年封装能力,LED背光模组及照明产品具备一定规模,年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
——电子原材料产业。利用我省矿产资源优势,发展多晶硅、单晶硅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材料,形成光电子专用材料产业链。加大对金昌、武威、白银、嘉峪关等市州的电子原材料、锂电池原材料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兰州科庆、嘉峪关宏基锂电池材料、武威碳化硅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到“十二五”末,争取使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0吨以上,碳化硅产能达到40万吨。积极促进产业升级,吸引省外资金、技术、人才,做大做强我省的电子原材料产业。
——通信电缆产业。“十二五”期间,围绕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控制电线电缆、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类电线电缆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投资1.58亿元建设风能发电机动力电缆项目和精确制造控制管理项目,项目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500万元。到2015年,形成各类铁路信号电缆年产23000公里,各类通信电缆1358公里,其他各类电缆、光缆1158公里的产能,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元以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居同行业前列,建成国内领先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特种电子。“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入11.8亿元,重点扶持民用大型运输机航行雷达、智能太阳能热水器、智能化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平板裂缝阵天线精密制造、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等一批特种电子项目,促进特种电子产业规模化,形成以长风信息集团为核心的特种电子生产基地。结合兰州市在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优势,加大对专用车、轿车的电子点火系统、汽车仪表盘等基础汽车电子产品的支持,积极发展汽车音响、车载视频娱乐设备、车载空调等车载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等汽车电子元器件产品。
(二)软件服务业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系统集成及支持服务,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向卖服务、提供独立应用软件和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转型,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并不断开拓省外市场,打造创新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
——行业应用软件。全方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树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知名的软件品牌,重点推广能源、通信、交通、制造、金融等行业应用软件;创新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软件服务外包。重点培育一批能够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以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和承接东部沿海服务外包转移为突破口,以国内服务外包市场为中心,着重开拓国内金融、电信等行业拓展呼叫中心等外包业务;加快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扩大各个层次的人才培训规模,加速培养一批中高端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努力提升我省服务外包业的规模和质量。
——数字内容加工处理。紧紧抓住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创新机会,发挥后发优势,将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我省特色的动漫文化品牌,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全面推进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影音、移动内容、数字出版、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字语言处理软件。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为契机,着重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基础软件和通用软件的研发、统一平台和资源库的建设,并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多文种数据资源库。
(四)以数字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信息化
1、目标任务
到2015年,通过实施 “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覆盖全省县(区)级以上城市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构建以地理环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为背景的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全省经济、科技、人文、社会、环境等信息资源,加强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并通过对整个城市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综合处理和分析,为政府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优化城市规划等全局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2、发展重点
——构建城市信息平台。以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综合大型数据库和信息网站发布等技术为工具,构造多功能的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全省信息资源网管理系统,以元数据管理为基础,形成空间和非空间信息资源公共交换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并整合人口、户籍、交通、规划、国土、环保、生态、防灾等各种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监控与指挥、防灾监控与指挥、国土利用与控制、环境监测与保护、生态监测与保护等城市管理和建设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持,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城市综合信息服务。
——发展电子商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探索多层次、多模式的发展道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重点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重点行业应用等方面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扶持电子商务应用典型,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以“一个平台、三个体系”(电子商务网络平台,CA安全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的框架,构建电子商务的运营环境。通过培育、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抓好现有企业物流的发展和壮大。积极扶持、规范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倡导第四方物流,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建立西北地区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发挥银行、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主体作用,选择不同行业特点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试点,使我省兰州、天水、酒泉、嘉峪关等初步成为西部区域性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建设数字社区。大力推进兰州“三维数字社区”经验,在全省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依托宽带网络和数字有线电视网,建立特定的数字化虚拟社区(该虚拟社区应包括:社区网站、社区市民信箱、社区居民呼叫服务、社区居民“一卡通”、社区安监、社区商业配送、社区电子、社区工作信息等多个应用子系统),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指导、生活救助、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社会治安等信息系统,提供科技、气象、教育、医疗、商务、旅游、家政、娱乐等信息服务。在城市各社区实现社区政务信息化,全面实现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和社区经济的数字化、信息化。
——交通物流信息化。采用现代科技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全省物流有效资源,打造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与信息联网查询及对物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以信息流加快物流和资金流,提高信息处理和信息流转效率。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实时道路监控、指挥及信息发布体系,建成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平台,将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营运管理信息系统、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道路诱导信息系统、车辆定位管理信息系统等联网,发布实时、权威、可靠的交通和运输信息,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决策辅助信息和管理手段。
——文化旅游信息化。发挥我省“敦煌文化”、“伏羲文化”和“丝路文化”的品牌优势,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提升国家级历史名城(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和优秀旅游城市(敦煌、嘉峪关、天水、兰州、张掖、武威、酒泉)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信息资源库,实现旅游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发布网络化;全面启动“旅游资源管理、综合服务、对外宣传、应急预警、决策指挥”等支撑子系统建设;建设敦煌等文化旅游、南梁等红色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真正用信息化手段确定和提升甘肃旅游文化大省的地位。
——公共服务信息化。整合现有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完善“以人为本”、全过程管理的动态社会劳动保障体系,按照业务功能完整的要求,将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和养老、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等统一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建成旅游信息资源库,实现旅游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发布网络化。建立和完善社区便民信息网络服务系统,采取灵活的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利用手机多功能卡实现餐饮、交通、购物、缴费等“一卡通”,真正做到 “一机在手,走遍陇原”。
——应急联动信息化。以110系统为依托,将119、120、122等已建系统联网,把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火、防震、防空、公共事业等政府和公用部门纳入统一的应急联动系统,实现紧急状态下的联动,从而对一些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能做出有序、快速、高效的反应;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快速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实现紧急状态下的调度指挥,为领导提供应对预案。
(五)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1、目标任务
——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基本建成覆盖面广、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到2015年,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提高到80%,全省16178个自然村通宽带比例达到60%,农户宽带接入速率平均不低于2MB/s。
——在涉农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全面深化“一个平台”应用,实现IPTV、三农呼叫中心和涉农信息服务门户三大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集互联网、视频、语音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全覆盖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
——在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方面。在涉农部门已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坚持集中共建与灵活部署相结合,通过“一网多用”、“一库多用”、“一站多用”和“一机多用”,逐步实现我省涉农信息从平台、网络、数据库到终端全部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改变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局面,进而提高信息化效益。
2、发展重点
(1)提升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行政村通电话,基本实现乡镇通光纤率为100%,有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部行政村,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村村通宽带,无线全覆盖”的目标,并逐步改善无线通信网络,如增强型无线数据网(EDGE)和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3G)。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全省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保障农村信息化设施应用与维护的长效运行机制;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和甘肃农业信息网等现有的信息资源,利用多种形式,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级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和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及中间组织等延伸。
——继续探索和创新信息进村入户的新载体,使广大农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电话、IPTV(网络电视)等途径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切实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将农村电信普遍服务的内涵从电话普及扩大到互联网宽带接入,探索建立农民用得起宽带网络服务的模式。
——着眼于扶贫开发试验区,把定西、甘南、临夏、陇南等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创新“信息化”扶贫开发新模式,进一步探讨符合贫困地区信息化发展之路,利用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各通信运营商,优先加快这些地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未覆盖民族地区的基础网络建设,加强平安数字化建设步伐,确保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2)构建全省农村信息化平台
“十二五”期间,整合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各种资源,建立规范的“省-市(州)-县(区)-乡(镇)-村”五级农村信息网络体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要求,围绕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产品,以农业综合门户网站为核心,以构建信息化推介营销特色农业为重点,各市州、县区、乡镇、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协会等为网点的农业网站群;梳理当前全省各部门各行业的三农信息,实现全省的涉农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最终建成一个全省统一、面向农村、提供涉农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共信息平台体系,同时打造全省统一的可向上连接国家涉农信息服务平台的省级涉农服务综合信息门户。推行电子政务进村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行政乡镇100%实现覆盖,实现面向农村基层政府推广农村政务信息化,提高对农村末端的行政管理水平。
(3)拓展全省农村信息化平台应用
——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在粮食主产区和大宗农畜产区建设植被物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重大自然灾害防范预警、动植物疫情、质量监管、产品追溯等监测等业务系统。为农牧民提供及时的必要的生产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推动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条件成熟、需求突出的区域,大力推动以物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环节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应用系统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RFID即射频识别或条码的应用)与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合理使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农业。
——建设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依托信息网络,改造提升传统农村服务业(供销合作社、邮政、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农村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促进农业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各市州要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并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建设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咨询中介,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信息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加快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收集、整理全市农家乐、渔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农业信息,建设相应的网站和应用系统,实现向公众提供全面、详实、及时的农村特色产业信息和相关业务的在线交易功能。
——进一步完善农村远程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和优势,推进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开设面向农民的农业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建设农民工务工综合信息系统,创建农民工务工档案资料库,为现代农民增收、创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支持。
——大力实施农村医疗信息化项目。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项目,使得乡镇卫生院能够直接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当场核销;以信息化推进农村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的能力,基本实现9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医疗咨询、公共卫生宣传和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干预和控制。
(六)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和无线电监管的能力水平
1、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省建立健全以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责任认定、病毒防护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使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有效保障全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无线电资源,更好地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2、发展重点
(1)建立信息安全基础防御体系
——完善网络信任体系。充分发挥密码技术在信息安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基于PKI技术的电子认证体系,鼓励和引导数字证书的应用,实现对网络上信息交互双方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和行为不可抵赖性的认证。
——构建网络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协调我省各职能部门、各信息系统用户单位、专业信息安全服务机构以及公共应急响应机构,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信息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网络,并构建一个紧密联动的网络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提高我省对信息安全事件的整体应对能力。
——构建信息安全评测体系。鼓励相关单位在国家认证机构的统一授权下,积极参加测评认证工作,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我省信息安全测评认证的整体水平,建设全省信息安全测评体系。
——建设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体系。鼓励各商业机构建立面向专业(或通用)领域的数据备份中心,为我省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业务恢复服务,实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时期我省信息化发展对数据安全与业务不间断服务的需要,形成新的信息安全服务模式。
(2)保障公共通信网络的安全
——各公共通信网络的运营商要在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和通信服务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设施建设,通过基础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终端用户和接入单位的信息安全。
——重视新技术引入对原有公共通信网络的影响,特别是要加强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在引入各类新技术或新产品之前,必须要对该种技术或产品对现有公共通信网络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加以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公共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切实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监督,对垃圾邮件、欺诈、个人隐私、淫秽网站等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及时清理整治,尤其要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审查,保障互联网信息内容的安全。
(3)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会同公安厅,保密局、机要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指南,并加强监督审查,共同保障电子政务网络的信息安全;从安全防范技术、安全运行和维护、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积极防御,主动防范,建立起电子政务领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政务网络运行状况的监控,通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入侵诱捕和取证系统、安全审计系统、安全管理中心等,提高政务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按照“适度安全”的原则,做好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审计,明确安全保障的重点,加强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切实提高企业的综合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对电信、银行、证券、铁道、电力、民航和大型国有企业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强制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利用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结合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支付认证、安全可靠性和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提高电子商务中的安全保障水平。
(4)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根据各类信息系统的不同安全需求,兼顾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涉密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省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关文件,合理确定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等级保护建设单位应从技术和管理上,分等级进行信息安全建设。在技术手段上,要从计算环境、边界保护、网络基础设施三个层面实施等级保护技术防御体系建设。
(5)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业
——在产业政策指引上,优先发展市场需要的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服务,尤其要加大对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同时进一步优化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配套环境。利用科技三项经费扶持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动信息安全相关研究成果的市场转化,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6)切实提高无线电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精细化管理无线电频率,缓解全省无线电频率资源紧张的矛盾,积极探索无线电管理为推进信息化服务的新途径,推动电子标签(RFID)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推进RFID技术在工业生产各环节的融合渗透,推动以RFID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物联网”发展。
(七)紧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1、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紧盯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发挥后发优势,拓宽物联网应用领域,逐步建设国内先进的新兴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技术的聚集高地,推动三网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开展云计算研究和应用,不断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信息化未来发展领域,力争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有别于国内传统模式的发展道路。
2、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物联网。比较分析物联网产业链条中的“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关键环节,整合我省研发优势资源,推进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各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感知城市、智慧城市奠定基础。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监控的要求,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传输系统以及从电厂、大坝、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直至用户终端的安全监控。机场、核设施、军事设施、党政机关、国家的动力系统、广播电视、通信系统、国家重点文物单位、银行、仓库等重要区域和场所的围界防入侵。研究开发和推广物联网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实现对日光温室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管理,达到对日光温室卷帘机、排风口、浇灌等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监测和预报的目的,并开发应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软件,实现对日光温室内农作物病虫害的远程诊疗。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紧密跟踪三网融合技术发展前沿,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在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加快推动电信网宽带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按照市场准入要求,在业务系统、基础网络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重点加快推进通信骨干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各类支撑网的有效融合;学习借鉴十二省市试点经验,积极争取将条件较好的金昌、嘉峪关推荐列入下一批国家试点城市,并在全省逐步推广。积极推进承载语音、数据、多媒体等种类丰富业务的下一代互联网(NGN)、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等网络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在“无线城市”领域的步伐,构建覆盖城乡、宽带化、智能化、一体化现代通信网络,为全省信息化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网络、应用平台和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推动云计算发展。深刻理解云计算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的商业理念,抓住云计算即将蓬勃发展的机遇,吸引国内外信息技术顶尖的战略合作联盟,建成兰州云计算应用中心,开展有关云计算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把握云计算适合于三网融合应用模式的特征,采用云计算技术,节约数据中心的IT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支持在同一套IT基础设施上承载多业务运营的能力,帮助各类增值业务在数据中心的加载和运营。同时,利用云计算的集中处理优势,提高IT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支持中小企业在“商务云”基础上,借助电子商务应用和对行业用户需求的全面掌握,搭建起行业电子商务门户,凭借合作经营的模式,立体化的营销辅助手段,迅速见到利润,实现高收益。针对目前大部分企业内存在多个数据中心,各数据中心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资源能力也不能相互调度、传统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的实际,通过云计算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资源相互调度,实现资源扩展,使IT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通过扩展资源使用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四、促进“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专家学者、风险投资业主等各方面作用,形成推进全省信息化合力。加快信息化体制创新,建立信息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防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落实信息化工作机构,配备相关人员。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在有条件的企业逐步推广首席信息官制度。协调各方利益,广泛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化重大项目的预审核、立项、招投标、工程监理、验收、评估、审计等工作机制,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先规划后立项、先评估后建设。制定信息化建设项目概算标准,规范项目建设的投资预算,对公共性、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统一建设,涉及跨地区、跨部门的应用项目,必须联合共建,确保各相关单位能共享系统和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考核评估,制定信息化项目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考核评估结果作为预算投资、项目审批、行政考核、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依据,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实行投资失误问责制,从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政府采购、监理、验收、评估入手,建立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制。结合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信息化项目的资金扶持;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申请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化重点项目库,不断加大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工作力度。
(二)加强信息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以规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的建章立制工作,适时出台信息化发展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保护等政策措施;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规范,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开展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研究,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接轨,适应甘肃信息化发展的系统、接口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重点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
(三)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信息化向更宽广领域渗透
——企业充分发挥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主体作用,主动与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的衔接,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意见》规定的税额抵免、资产折旧等优惠政策。
——对列入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软件企业,所在地政府或园区应给予适当的配套或奖励资金。对传统产业企业和区内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的为本行业信息技术改造起到较大促进作用的软件项目,给予一定支持。
——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发展。将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电子信息产品及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推荐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在信息化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我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对我省自主开发、经审定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并具有重大推广应用前景的电子信息系统、产品和技术,政府在采购、补贴等政策上给予倾斜,并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广应用。
——采取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和资金奖励,协调有关银行、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贷款担保基金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式,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技术改造与创新项目、示范工程、软件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优先扶持。
(四)进一步营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群众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信息知识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化素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加快全省大中专学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发展,培养信息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普及项目管理、网络维护、系统集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等培训,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制定对各行业、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核心技术人员的分类管理制度,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确保信息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组建本行业、本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