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闻|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城市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规划 » 城市新闻 » 正文

追溯系统解食品安全之困 信息孤岛亟待“通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7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336
核心提示:历经5年建设,今年本市可追溯信息的食品将从猪肉、蔬菜扩大到水产、牛羊肉等品种。
历经5年建设,今年本市可追溯信息的食品将从猪肉、蔬菜扩大到水产、牛羊肉等品种。

然而一个多月前曝光的“混合肉卷”,在进入火锅店前又经多道产销环节,流向复杂,让追溯系统束手无策,监管部门只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向末端的销售环节索证索票,才逐步还原“混合肉卷”的来历。这不禁让消费者困惑:类似“混合肉卷”的复杂食品越来越多,现有的追溯系统是否运转有效?是否能真正 “一追到底”,还食品一个出生真相?

查询机不能只充充样子

日前,记者来到人头攒动的武进路菜市场查看,发现“偏居”一角的商务委食品安全信息查询机前,半小时内无人上前查询。“坏了几个月了,别试了。”当记者试图点击这台布满灰尘的查询机时,一旁的菜贩提醒道。

“关键是我们不喜欢用”,另一位摊贩道出原委:消费者要查询食品的来历,先要让摊贩打一张小票,再到机器上输入小票上的追溯码,但买菜的中老年人居多,小票上追溯码有20位,输起来麻烦,还容易出错。而小贩打小票也要承担一点成本费,久而久之,消费者不主动,摊贩也就不给票,查询机成了摆设。

追溯码产生的环节也很复杂:菜贩到批发市场进货时,须与供货摊主一同到指定的窗口刷卡才能获得追溯码信息,回到菜市场,在自己使用的电子秤上刷一下卡,出小票时才能显示追溯码。批发市场生意忙碌,摊主守摊已自顾不暇,频繁和采购商去刷卡显然不现实。

既然没有履行刷卡手续,那么一些菜市场的小票上为何还有追溯码?一家标准化菜市场的负责人透露,其实一些追溯码早已过期,只是装装样子。为了应付检查,一些摊主进菜时会象征性地刷一个单品,下次换一个单品再刷一次,一年下来就可以有十几个单品获得了追溯码。这些追溯码的确可以用来追溯,但实际对应的信息已经过期,一些可追溯的批发市场摊位即使撤市了,相关信息也没有更新。

在记者的要求下,一家标准化菜市场的负责人打开了其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显示,该市场5月22日某摊位进的30多种蔬菜中,只有一个有对应的追溯码。

“我们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要求摊位刷卡和出票,但不是长久之计。”该负责人建议,现在二维码在年轻人中很流行,只需用手机扫描就能追溯,比逐个输入数字轻松多了,相应的追溯系统能否也升一下级?此外,他还建议为老年人开发特定的追溯系统,“比如可以识别语音的那种,要容易使用,大家查询的积极性才会高。”

技术成本并非瓶颈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遭冷遇,似乎还有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大多数标准化菜市场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要借助特制的电子秤实现,目前一台内置激光打票功能和无线网卡的“追溯秤”要价普遍在2000多元,一个有100个摊位的规模型菜市场仅添置电子秤就要投入2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建设信息管理后台、后期维护等费用,对许多菜市场而言是笔不小的负担。

不过,亚细亚食品公司董事长李煜认为,只要激励机制得当,成本因素并不会影响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亚细亚现在管理着静安区的11个标准化菜市场,安装追溯系统的菜市场都可获得政府的相应补贴,平摊到每个摊位,摊主需要承担的“追溯秤”安装费用基本为零,甚至连打印小票的工本费也不用自掏腰包。此外,亚细亚还将自行开发的标准化菜市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推介到其他区县的菜市场,一整套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保费用约四五万元,浦东、宝山、杨浦等6个区的39家标准化菜市场已经引进。

技术也并非难题。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经理朱轶峰告诉记者,国内已经具备为动物加贴电子标签的技术能力,比如目前本地219个规模化生猪饲养场和6412家养殖户饲养的17万头能繁母猪已经安上了西瓜子大小的电子芯片耳标,从繁殖场、养殖场再到屠宰场的每一段经历都会详细记录。此外,电子标签还能以佩戴项圈、脚环或植入皮下、口服陶瓷丸等多种形式“贴”上家禽和牲畜。比如鱼类,一个带数据传输功能并经无毒封装的防水芯片,单个成本约在1元左右。

专家指出,就技术和成本而言,农业养殖环节实现食品信息追溯并没有太大阻力,而下游的销售环节实现可追溯,更多依靠的是一些网络和软件技术,相应的技术比养殖环节更成熟,只要有一定的机制来降低追溯系统使用者的设置和管理成本,推广起来其实不难。

信息孤岛亟待“通航”

“这周我们有6种水果可以追溯到田头。”站在新村路店贴有二维码的安徽油桃专柜前,家乐福上海区食品部商品总监康雅德坦言,目前家乐福销售的水果百分百追溯到源头,还做不到。

记者用一款扫描软件对准二维码,很快就得知在售的油桃来自砀山县鑫银水果专业合作社,采摘时间是5月12日。家乐福已与该合作社“农超对接”了3年,才能掌握到第一手信息,而那些尚未建立产地直供模式的蔬果,验证供应商提供材料的真伪,就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在一些发达国家,关键食品只有几家大企业产销,控制着八成以上的市场。而在中国,一种食品就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加之许多食品上海本地并不种养殖,市民消费的农产品中就有近七成来自外省市,势必造成一些食品多次转手,“身世”复杂,追溯起来很难。

“通过产地直供模式,可以缩短食品的产业链,减少追溯源头信息的难度,应当提倡。”李煜表示,目前亚细亚在崇明租赁了千亩良田,直供静安区标准化菜市场,可满足该区近两成的绿叶菜消费需求,不过全面铺开还需时日,大量蔬菜还是依赖江桥、江杨这样的批发市场。

要让追溯系统名至实归地发挥作用,打通产地、产业链之间可追溯信息的“壁垒”尤为关键。就现在标准化菜市场的蔬菜而言,并没有做到“全追溯”,消费者通过追溯码只能找到菜市场摊位的上家即批发市场的信息,而非源头产地的信息。这其中不是田头的信息缺失,而是产业链彼此的信息没有共享。比如一些本地菜,其实田头的种植过程数据和出田检验数据相关部门都掌握,如果能共享给下游的批发环节,那么追溯码就可以跟踪到田头。

相比蔬菜,前期被曝光的“混合肉卷”要实现信息化追溯,难度更大。业内人士指出,一种“混合肉卷”的原料来源就可能涉及数种禽畜肉,且不少原料来自外地甚至直接是外地加工后入沪的,上海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末端的批发环节向上追溯到外地的生产企业,但这些企业的原料从哪里采购、是否经过检验检疫,这些数据要外地食监部门掌握并提供,上海方面拿到数据后“搬运”进本地的食品信息追溯系统,末端的消费环节才可查询到。

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食品产业链,期间只要有一个环节的数据缺失,整个追溯链条就会断裂。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表示,上海是座“食品流通城”,因此必须探索一套与其他食品产地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使两地的食品信息能及时对接,才能避免上海出现食品安全信息“孤岛”的局面,让追溯系统真正“一追到底”。据悉,去年10月,上海和浙江、江苏、安徽省食安办共同签订了长三角食品安全联防合作协议,其中实现信息互通是主要目标,但任重道远。
 
 
[ 城市规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城市规划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