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快讯|服务资讯|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吉林:建保障性住房助推城镇化步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3  来源:吉林日报  浏览次数:1394
核心提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一直是我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为着力点,我省城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得到了国家及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一直是我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为着力点,我省城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得到了国家及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省委、省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绩效考核目标责任制。省领导多次研究部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入各地检查指导工作。发改、林业、农委、住建等牵头部门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省高法、监察、财政、国土、审计、民政、地税、统计等部门全力配合,大力支持,各地党委、政府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超常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2013年,我省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开工建设任务,特别是圆满完成了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户区改造阶段性工作任务。

我省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民生。几年来,省财政用于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达100余亿元,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有效推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往今来,住房始终倾注着人们许多的希冀与梦想。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农民进城住在哪儿、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好不好,也是城乡居民一直关心的话题。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将我省城镇化工作引向深入。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在城镇化进程中,住房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过程中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

作为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影响,吉林省城镇居民住房标准比较低、环境比较差。大量城镇居民还居住在棚户区里。2005年末,仅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3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就有1500万平方米,居住着37万户、100多万人口。这些棚户区房屋建成使用时间久、密度大,失修失养,消防和治安隐患突出,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缺少配套的公共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居住在棚户区中的群众热切期盼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同时,全省还有20多万户煤炭棚户区职工、14余万户林业棚户区职工,以及大量的农村泥草住房、国有垦区危旧房和城镇无房低收入家庭。为彻底改善全省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安乐窝!”65岁的齐大爷坐在家里,环顾家里的摆设,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齐大爷一直生活在老旧平房区,房屋又小又破,还靠近公厕。如今,他搬进了松原万丰国际小区的新家,住进了楼房:“还是党的政策好哟!”

像齐大爷一样,搬进新家的“幸福吉林人”还有很多。从2006年开始,我省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危房)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从“一路”扩展到“八路”,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矿区、林区到垦区的全覆盖,工程覆盖面之广、建设量之大、受益人之多,都位居全国前列。保障性工程实施,使全省295.7万户、887.1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直接受益,改善了他们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同时也等于增加了他们的财产性收入。为了让更多保障房小区居民住得稳、住得好,我省还注重配套设施建设,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不断探索。

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初步走上了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称赞,成为吉林一张特色名片,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镇化进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步跟进。我省一直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去年,全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10亿元。新改扩建污水管网477公里,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260万吨/日;新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0座,新增处理能力2330吨/日,新建城市道路面积360万平方米,城市桥梁45座。新改扩建城市供水管网505公里,新增城市供水能力30万吨/日;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402公顷;改造城市燃气老旧管网36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87%。城市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38%;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3.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城镇化质量、城市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十二五”前三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2490万套,已完成“十二五”建设目标的近七成。2011年至2013年间,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1200多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随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我国住房保障取得长足进展。我省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知难而上,去年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实施了城市危房改造和塌陷棚户区改造,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任务达到34.75万户(包括国家下达我省的安居工程16.11万户,D级危房3.98万户,塌陷棚户区2万户,煤矿棚户区2.76万户,农村危房9.9万户);竣工27.9万套。截至2013年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37.21万套,开工率107%。其中:城市棚户区(含D级危房)开工13.64万套,林业棚户区开工1万套,煤矿棚户区开工2.76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含塌陷棚户区)开工4.91万套,国有垦区危房开工1.56万套,农村危房开工11.8万户,廉租住房开工1.04万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0.5万套。基本建成31.6万套,完成计划的113%。完成总投资约370亿元。

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其进入城镇后的住房问题将十分突出。通过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整体实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适合这部分城镇新人口居住的住房,为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而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会进一步扩大投资,有效地拉动建筑、建材、化工、运输等30多个关联产业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建筑节能和城市减排。

保障性安居工程亦是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大量的低收入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安居乐业、住有所居,同时也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了文明程度,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保障性住房建后管理,解决了大量的低收入群众的居住问题,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通过政府扶持、“自治管理加专业协助”、“公益岗位”、“以工代费”、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和下岗职工等措施,建立健全“搬得进、住得起、管得好”的建后管理长效机制,创新了建后管理模式。

针对我省城市供水的现状,我省初步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家,一个意味深长的字,是人们生活的动力之源、温暖之泉,是人们劳累后的休憩地,是人们疲惫时的避风港。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全面推进,不仅满足了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需求,更为我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明天将会更加明朗!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城镇化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