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中国政府物联网应用面临挑战与发展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4  来源:智能交通网  浏览次数:568
核心提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对于发展和利用物联网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对于发展和利用物联网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突破领域,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不仅是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杭州、成都等城市对政府物联网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优先在社会效益显著、外部效应明显、具有技术扩散效果的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工程。政府物联网应用提升改造了地方产业,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政府物联网应用虽然形成了一定基础,但目前已建成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层次仍然较低,有效的商业模式还未形成,各环节厂商的相互依存度高,对驱动整个价值链的核心企业形成较大的压力,对整个产业创新主体的形成不能构成有效推动,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目前政府物联网应用主要存在以下挑战:

挑战一:规划物联网应用缺乏顶层设计

制定详尽科学的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物联网应用建设的重点,才能把握外部发展环境,避免重复建设。一些地方发展物联网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各地政府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推动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发展工作,成立了有关园区、产业联盟,但是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

挑战二:引进物联网技术缺乏吸收融合

引进物联网技术需要避免重“硬”偏“软”,重“引进”轻“吸收”。物联网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地方产业业态,不管是管理方式还是经营理念都会发生变化。引进物联网技术不能够只注重系统建设,注重“硬件”的外延式扩张,忽视“软件”的建设,应该相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才素质,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注重对“软件”水平的管理创新。
  
挑战三:实施物联网工程缺乏资金引导


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物联网工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物联网应用于社会服务,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需进一步打破物联网商业运作前期的壁垒,发挥财政补贴的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降低物联网应用的门槛,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也可以申请政府担保贷款,从而有效解决物联网建设前期阶段的资金问题。

挑战四:运营物联网项目缺乏模式创新

物联网的产业链比较长,物联网项目的运营涉及政府管理部门、各级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各环节的相互依存度高,对驱动整个价值链的核心企业形成较大的压力。有效推动整个产业创新主体的形成,需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协调好多部门的合作,促进各环节间的信息传递和分享,形成高效、完善的物联网项目运营机制。

面对以上挑战外,建议政府物联网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应对:

建议一:切实可行的规划是物联网应用成功的基本前提

规划是任何事业能得到良好发展的龙头,制定详尽科学的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竞争优势,把握外部发展环境,抓住建设重点,避免重复建设,详细分解建设任务与实施路径,并把规划上升到政策高度,保证规划的落实,是政府物联网应用能建设成功的前提。

建议二:充足的资源投入是物联网应用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物联网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有专业的领导建设团队,并适当的进行财政倾斜,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产学研各方热情参与,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保证有充足的人、财、物、政策资源投入到政府物联网应用的建设中去。

建议三:良好的产业发展是物联网应用成功的有力支撑

良好的产业发展,可以为政府物联网应用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产品支持,提供更多的科研力量支持,提供更多的示范项目及实践经验;官产学研配合紧密,可使企业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成功建设政府物联网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建议四:有利的发展环境是物联网应用成功的重要保障

有利的政策环境,能拉动政府物联网的建设并为之保驾护航;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能为相关产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温床;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吸引更多的物联网应用科研力量;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物联网应用的润滑剂。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积极的发展环境,能够保障政府物联网应用的建设顺畅进行。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