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阶段来看,影响TD-LTE商用的障碍更多集中在终端芯片和终端产品上,比如说功耗高、稳定性不够,包括在多模支持上面要完全达到商用的水准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一个新的产业兴起对于厂家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对于像联芯这样始终关注在LTE核心关键技术的厂家来讲更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联芯CEO孙玉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从现阶段来看,影响TD-LTE商用的障碍更多集中在终端芯片和终端产品上,比如说功耗高、稳定性不够,包括在多模支持上面要完全达到商用的水准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TD-LTE现阶段以数据卡为主
作为业界第一个推出TD-SCDMA/TD-LTE双模芯片的厂家,联芯在2010年12月份推出了双模芯片LC1760,是参加中国移动的TD-LTE规模技术试验第二阶段测试的三家芯片厂商中的一家,基于LC1760芯片的双模数据卡在现网测试下面已经达到了下行速率59M。
今年5月10日,联芯发布了一颗TD-LTE/LTE FDD/TD-HSPA/GGE多模芯片LC1761,并同步推出了一款TD-LTE/LTE FDD双模基带芯片LC1761L,这两款芯片是联芯在LTE上的第二代芯片,将直接面向商用。“从我们自身产品发展计划来看,基于这颗芯片的客户终端产品要达到商用应该是在明年的第二季度。”孙玉望说。
目前无论是日本软银已经商用的TD-LTE网络,还是国内在杭州、深圳、广州等地的TD-LTE业务体验,主要的终端形态都是数据卡。孙玉望认为,从现在起到明年全年,TD-LTE双模主要的终端形态也是数据终端,如数据卡、MIFI、CPE等。谈到何时能够有支撑语音的终端,他说:“TD-LTE手机终端就必须解决语音的问题,而要想做到基本可用,前提是要有相当好的稳定性和功耗表现,用户可以接受。同时TD-SCDMA/TD-LTE/GSM多模操作稳定可靠,支持语音和数据,我估计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要到明年下半年。”
数据终端和智能手机在工艺制程上要求也不相同。“目前联芯支持数据终端的芯片产品是采用40纳米工艺的,今后我们肯定要做28纳米的芯片。”孙玉望说,“目前数据类终端采用40纳米芯片是完全能够支持的,但是要做智能手机,28纳米可以将功耗做得更低,在技术上更有保障。”
提高MODEM集成度
在3G、LTE方案上,Modem的集成度必然更高,从TD-SCDMA/GSM双模到TD-LTE/LTE FDD/TD-SCDMA/GSM的4模,这需要对Modem的集成度做很大提升。而在应用处理器方面,与3G时的集成度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联芯来说,Modem是我们的强项,也是一直的工作重点。我们把PMU、射频都集成在Modem上,同时功耗做低、体积做小。”孙玉望告诉记者,“在应用处理器的集成上,我们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不会贸然地做这种集成,因为集成意味着要做横向整合,同时也意味着推动了与其他芯片更好的匹配。”现在有些芯片企业把Wi-Fi、蓝牙、GPS等集成在应用处理器中,但其性能表现与专业公司的差距是很大的。“产业链上有很多专业化公司,如果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大包大揽,做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的竞争力并不一定会更好,所以我们对应用处理器的集成是比较慎重的。”孙玉望说。
针对Modem的技术架构,联芯CTO刘积堂表示,目前TD-LTE/LTE FDD/TD-HSPA/GGE多模芯片LC1761在内核上还是采用芯原的ZSP,大量无线处理是通过联芯自己的硬核实现。“LTE的下一阶段LTE Advanced对数据处理要求更高,现在的架构就会有点吃力,我们现在正在做多模多待多频段的兼容,要采用SDR(软件定义无线电)接口来做。”刘积堂说,“这样我们有几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如果第三方厂商有比较成熟的IP,我们可以合作;二是可以考虑自己开发。”刘积堂告诉记者,目前联芯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技术难度较大距离商用还有一定差距。
频段未定是很大挑战
LTE有多个频段可用,中国TD-LTE的频段也在变化中,这对芯片、终端企业的产品研发带来了很大挑战。
“我国现在分给TD-LTE的是2.6GHz、2.3GHz两个频段,现在中国移动要求TD-LTE支持1.9GHz频段,但之前很多定为2.6GHz、2.3GHz时做出的芯片已经无法更改。”刘积堂说,“芯片不是想加一个频段就能马上实现的,开发芯片需要12月~16月的周期,现在很多时候需求会突然提出,而且两三个月之后就要产品,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不同频段对终端芯片的改变主要是射频部分。“一方面,我们自己从技术上做研究,能够兼容的频段就尽量兼容;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做好频段规划,以便企业做好产品开发。”刘积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