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快讯|服务资讯|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三门峡: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科学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3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次数:1738
核心提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集中供暖面积扩张提升冬日温度、新污水处理厂洁净一座城市、黄河公园成为休闲娱乐好去处、商务中心区增大城区面积、“美丽乡村”绽放魅力……2013年,三门峡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集中供暖面积扩张提升冬日温度、新污水处理厂洁净一座城市、黄河公园成为休闲娱乐好去处、商务中心区增大城区面积、“美丽乡村”绽放魅力……2013年,三门峡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新的一年,如何优化城镇化体系布局,强化中心城区带动战略等,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如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话题,备受参加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打造三门峡新的“经济圈”

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两大三小”战略,给陕县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人大代表、陕县县委机关干部王绍刚说,近年,陕县实施“城市带动”战略,按照“东扩南拓”的思路,积极主动融入三门峡城市建设,随着体育中心、甘棠公园、翡翠丽池温泉养生中心等一批“大块头”项目的落地建成,以及实施“三路一桥”工程让县城“东扩”,拉大了城市框架,一个风景如画、生态宜居的县城已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两大三小”中的“一大”,陕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从城市功能、商业布局等方面通盘谋划,特别是城区道路、供暖、教育、公共文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与三门峡市区无缝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

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人大代表、渑池县城建局副局长吉英瑞说,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功能和基础设施等已难以承载不断扩张的人居需求,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市道路、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大批转移人群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乡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个性特征明显,要发展特色乡镇来带动农村一起发展。今年“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当前,三门峡市的城镇化率只有48.6%,低于全国水平,要改变农村生活、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和居住环境差等现状,就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从基础设施完善开始,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才能实现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博客,微博)的梦想。

让农民真正变市民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进城,而是要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城市公共服务,逐渐接受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市政协常委、民建三门峡市委秘书长赵经纬建议,一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让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土地的流转与集中。二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村进城人口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放心保)与城市人口待遇一致;同样享受公租房、经适房等政策,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农民工身份限制,实现农民与城市人口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三要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通过提供公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实现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向产业工人的转换;通过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尤其是养老保险跨地区接续政策,实现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四要加强农民工技术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农民工进行职业、技术、法律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新型城镇化就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不断加快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管理水平等,才能实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市政协委员、河南长浩律师事务所律师阴高松说,首先要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强的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科学有序进行。要加快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层次分明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防止规划变更造成的投资浪费。要坚持精细化管理,加强对集贸市场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管理,使市容市貌、城市环境提升档次。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紧抓住房、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水平,使群众能安居乐业,尽享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 三门峡 城镇化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