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联网的前装市场上,TSP这一承上启下的角色让诸多企业前赴后继。国内的TSP大多是给车企提供整套的车联网方案,从车载终端、后台平云台、各种应用,到呼叫中心都有。然而这些TSP,大多也还仅仅是提供车联网的服务,离整合产业链,形成生态圈的模式却很遥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系统供应商,爱立信提出了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社会的远景,认为到2020年,将会有500亿的连接。“所有能够获益于连接的事物”都将会被连接起来,而宽带、移动和云将是“网络社会”的三大驱动力量。实现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是实现“网络社会”远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爱立信车联网“云图”战略显现,不仅要搭台唱戏,还要建朋友圈谋中国策。外来的和尚怎样念经?
搭“台”唱戏
要形成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开放与融合。
只有形成了统一的开放性网络,才能真正地实现车车互联,而不是某个品牌或使用同样产品的车之间互联。开放又是融合的先决条件,而要想融合产业链,最困难的就在于解决融合的中心点,也就是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争夺的那个主导权。
爱立信建立的车联网云平台,就是为了同时解决开放和融合的问题。这套平台基于爱立信的多业务提供平台MSDP所构建,主要有三大功能:
1、支持不同车企、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车辆接入
车联网云平台可以通过定制接入不同的车载硬件。对于不同的车企客户来说,只要一个平台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接入;对于车企的不同品牌不同车型来说,可以用一个平台实现统一管理。
从车载infotainment应用的角度来看,现在的APP大部分根据HTML5标准来开发,所以能够支持车载的不同操作系统,比如安卓版、IOS版、Wince版等;从车载其他类型应用如telematics的角度来看,因为要涉及到车辆实时数据的搜集、分析进而进行控制,不同厂商会基于不同的考量做出不同的选择。
2、车载应用服务商店功能
在应用上,车联网云平台就像是一个车载应用服务商店,为车主提供应用试用、购买和更新管理,以及应用内增值服务的激活与更新。
应用可以是手机APP,也可以是车载应用。车主可下载汽车制造商为开发的专用手机APP,随时随地检查车辆的油耗、提前暖车、遥控锁车或者解锁;也可以通过内置的车载应用,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数据,获悉车辆的维修保养信息,甚至可以自动在4S店或者制定的维修站进行预约,而无需人工干预。
除了汽车制造商开发的管理类应用外,车联网云平台也会给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提供开放的API和SDK。如在欧美比较流行的Pay as you drive或Pay how you drive车险应用就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应用能收集车主开车行为的数据,包括驾驶习惯和油耗等,并能把数据实时通过车联网云平台返回到保险公司的后台去,保险公司能根据车主开车的行为来提供不同的保险费的优惠等等。
3、功能扩展和定制
因为是部署在通用标准的云基础设施上,云计算技术能够提供要求较低的入门级解决方案,能够较为方便地扩展功能。
在融合产业链的问题上,爱立信选择了车企作为融合的中心点。车联网云平台是一个B2B2C的平台,车企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向上能够在用户的许可之下,将车主的部分信息提供给上游的企业,让其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服务;向下也能够将上游产业链的企业的信息和服务提供给产业链下游的车主。因此,在这个平台上,车企变成了自己的TSP,成为融合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此外,MSDP平台现成为爱立信Service Enablment平台的一部分。在现有的车联网云平台上,新增加的功能有对车和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能对最终用户提供更好的更帖身的服务。而且这些数据分析预测的功能能根据车企不同部门的需要来进行定制。
建“朋友圈”
有了开放性的网络环境,明确了具体的融合方式,接下来该怎样搭建车联网这个生态圈呢?
在车联网中,最终的载体并不是车载终端,而是汽车。车载系统的功能实现需要汽车的信息数据,需要车企开放权限,因此爱立信选择了与车企合作,形成生态圈的主体。
汽车行业生态圈中各类角色示意图
在此之上,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企业可以与车企,也可以与爱立信建立合作关系,而用户则是在车辆上通过激活系统加入平台。当有多个车企与爱立信合作时,各个车企之间也可以通过车联网云平台实现交联,让所有的车辆都接入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