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新型城镇化样本:苏州探索新资源经济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581
核心提示:最新的“千人计划”数据再次凸显出苏州人才集聚的功力。10月25日,中组部公示了第十批创业类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名单显示,全国仅98人入围新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其中苏州16人,超过北京(7人)、上海(6人)及广东全省(13人)。
最新的“千人计划”数据再次凸显出苏州人才集聚的功力。10月25日,中组部公示了第十批创业类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名单显示,全国仅98人入围新一批国家“千人计划”,其中苏州16人,超过北京(7人)、上海(6人)及广东全省(13人)。

苏州此次在“千人计划”入围数量上的绝对性优势并非偶然。截至第九批创业类国家千人计划,苏州就以80人的数量和北京并列第一。

“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张辉告诉记者:“创业类"千人计划"要求企业成立1年以上,在今年"千人计划"筛选更严格的情况下,苏州能够脱颖而出,充分说明苏州长期以来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并且相比北上广一线大城市,苏州在创业成本、软硬件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吸引人才的综合竞争优势。我了解到的情况也是这样,海归非常愿意去苏州创业。”

无独有偶,《福布斯》中文版杂志最新发布的 “2012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排行榜显示,苏州首次超越深圳,成为中国大陆最具创新能力城市。

梳理苏州的人才政策脉络可以发现,苏州确实是全国人才工作起步相对较早的城市之一。苏州市人才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苏州就开启了人才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此后,人才工作得到了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人才工作提高到驱动地方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战略的高度。”

在此战略高度下,苏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

截至目前,苏州共立项支持451家创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0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15家(2011年为10家),过千万元的101家(2011年为74家);实现利税16.9亿元,同比增长76%(2011年9.6亿元),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

外向型经济面临挑战

上世纪90年代,苏州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表现出强大的招商引资才能,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并由此成功实现了发展方式的第二次战略转型。苏州从主要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的代表转型为一个主要依靠外资驱动的城市。2006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占51.86%,苏州的外资依存度达26%。

但太多的证据证明外资导向型的增长策略除了消耗资源换得暂时的增长以外,并没有我们原先想象中的技术外溢贡献给区域和国家,外企对区域经济的实际带动作用比它表面上看起来应起的作用要少得多。苏州当地海关一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园区三资企业无论从原材料采购还是成品销售环节,都缺乏足够的自主经营权,受制于母公司的成本较大。这一点从较为多见的收付汇三方往来可以看出。”

苏州也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苏州财政局外金处曾发表一篇题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外资利用质量的思考》文章,文中提到,“从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弹性 (外企产值增长率/总产值增长率) 来看,2001-2006年分别为1.16,1.53,1.28,1.19,1.16,0.98,呈逐渐下降之势,表明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反映出外资在利用效率上的递减。”

事实上,苏州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考验,已经不仅是外资利用效率递减的问题,更是吸引外资增速乏力的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快终结了外商投资在苏州十位数以上的增速。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81.33亿美元、82.27亿美元、85.35亿美元、89.12亿美元,91.65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5%、1.2%、3.7%、4.4%、2.84%,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苏州在吸引外资方面,总量上已经被天津、大连超越,增速上也远远落后于成都、重庆、武汉、青岛等“后起之秀”。

当外向型经济的弊端日益显露、外资退潮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苏州将凭借什么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三次战略转型?

人才引领产业转型

2010年,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支柱产业提升发展计划(2010-2012)和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2010-2012),两个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的指标,包括:到2012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其中新兴产业突破1万亿元,支柱产业达到2万亿元。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达到3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5%。

根据2013年苏州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的数据,2012年,苏州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万亿,接近全国排名第一的深圳。2012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29万亿。全面实现2010年制定的转型升级指标。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武汉工程大学教授桂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苏州人才工作特别是苏州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工作推进,对苏州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是整个苏州模式的缩影。苏州工业园区利用外资额曾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转型为一个人才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园区内的生物纳米科技园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苏州工业园区一位负责人才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纳米产业从一片空白,到如今成为苏州市一号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带动团队,最终带动整个产业的案例。”2006年,苏州牵手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杨辉,在苏州成立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杨辉的到来吸引了一大批生物纳米方面的人才来到苏州,如今,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已聚集各类企业超过360家,形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生物技术、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纳米技术等几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生物纳米园内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已达40位,占整个工业园区的50%以上。2012年,生物纳米园内生物医药企业、纳米技术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超过31亿元,真正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的产业高地。

同时,2009年成立、基金规模达到500亿的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已经成为扶持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创业的主力创投资金来源。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有486个创业项目获得创投资本的投资,平均投资额达1000万元。

2013年年初,商务部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情况通报,苏州工业园区在参评的90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总指数位列第二,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体制创新3大类指标中排名第一。

苏州经验与挑战

意识早、起步早、宏观政策的持续稳定,为苏州人才工作纵深度的开展以及体制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苏州的人才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苏州市区,更加深入县市,甚至乡镇一级。镇一级单位设置人才科,这在其他地方是非常少见的。同时,各个县市根据本地的区域特色,形成了适合本土的人才工作特色。

以张家港为例,张家港市具有发达的本土规模企业群,拥有19家上市公司,销售额超百亿的企业有11家。张家港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特征,探索出一条“本土资本嫁接国际化人才”的道路,通过引导人才与当地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本地企业“配对”,由本地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国际化人才提供技术并占大股的方式合资成立创业公司,让市场成为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的主体。

如今,发达的本土规模企业已经成为张家港“引才”工作的主力。一方面,资金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迫切有需求通过新的技术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由于张家港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很多落地的项目要么可以找到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要么可以直接在当地找到市场,找到客户,这对人才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现在张家港在整个引才的规划里面,强制性地要求这类嫁接项目占到引进项目的30%。截至目前,已经配对"嫁接"成功的项目近40个,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10亿元。” 张家港市人才办主任于年中告诉记者。

苏州市人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县市一级甚至乡镇一级对苏州人才政策的贯彻性与执行性,苏州从2004年就开始探索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011年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包括统计公报、县市考核和部门考核三个系列的考核体系。”

于年中也告诉记者:“苏州对每个区县的党政领导班子都有明确的人才和科技指标,每个指标都是刚性的、量化的,考核的导向性和接力性非常细致。苏州市委考核县市党政一把手,县市考核下面的部门,形成一个压力传递的过程。”

苏州人才工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局面的形成,为苏州打造一个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人才自发积聚的创业示范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同时,如何让市场取代政策,成为吸引人才自发积聚的主导力量,将是苏州未来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的方向。

苏州市人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苏州要在人才工作的社会化、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充分发挥苏州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挖掘和盘活加快人才发展的存量空间,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和本土用人主体参与和支持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加大科技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的集聚力度。”

张辉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将进入“改革版2.0时代”,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抓手,必定是市场和人才。而人才良性比拼态势的形成,对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