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5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  作者:赵春江  浏览次数:1271
核心提示: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里面前景应该是非常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我们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如果做这方面的工作属于探索,属于经验的积累,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我们国家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在联盟活动中的演讲实录: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把农业领域物联网的研究应用的现状,跟大家沟通和交流一下。

我在全国各地也做了很多的报告,因为这个缘故,我了解了一下背景,大部分都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农业是一个行业,这个行业里面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十年,国家关于信息化这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推进农业的信息化,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是数字化。

第三是精准化。

国家发改委最近启动了一个物联网产业化,有关未来十年、二十年的重大专项的一个规划,其中精细农牧业是这个规划专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随后中国工程院也设立了一个很大的大概1000万的软课题,战略规划课题,其中把农业物联网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进行规划组织和设计。我有幸参与了这方面的设计。

目前科学技术部最近刚刚论证通过农村科技司14个重大专题项目,专题项目里面包含了39个启动项目。其中与农业信息有关的,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专项1个亿投资。

另外一个农业物联网及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应用这个方面也是一个亿,已经论证通过了,课题已经进入了分捡,马上要签合同。所以从整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对未来信息技术应该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那么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一个技术体系的产生,相信对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我可以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案例。

首先给大家报告一下农业物联网这个方面总体的情况。物联网概念不再说了,我觉得物联网其实从单体技术,应该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话,包括传感器的技术就应该有了。只是后来专门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作为全球战略的一种营销模式,现在已经政治化了。但是我们国家从战略角度是进行跟进。

最核心的物联网这三层里面一个感知层,一个是信息的传输和处理层,再一个应用层。可能要抓两头,感知层。

目前感知层是我们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重大的瓶颈问题。现在中关村很多企业,大部分还是在做当中的这个层,包括WSN的架构,它包括传输的一些技术和标准等等。但是在传感器这一块感知层这一块,我觉得我们的企业这个方面应该是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当然后面的应用,主要是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所以表达这么一个观点,三层里面可能第一层和第三层是最重要的。

2010年,胡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快物联网技术发展,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离,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温总理也多次强调很关注这个物联网,“感知中国”在无锡提出来。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纲要》里面将传感器网及智能信息处理,以及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纳入优先发展的主题。农业物联网已经纳入科技部“十二五”的现代农业领域发展规划里,上升到国家政治领域。

当然高新司,从信息领域那一块,计划启动“中国云”重大的专项大概投入几个亿。这个“中国云”重大专项是由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参与,形成一个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目前很快就要论证,通过论证之后就会启动重大专项的实施。

刚才我简单讲了1月5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了“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重大咨询研究专项,精细农牧业物联网发展规划。这是14个专项规划之一,因为我经常参加会,我大体上记得一个在交通上、物流、医疗、能源,农业算其中一个,还有其他的共性的一些关键技术、标准问题等等。

那么2010年1月13号,工程院自己也启动了一个重大专项,农业仍然是很大的一块。 农业上为什么要用物联网,这与农业自身发展的背景有关系。大家可能都在电子信息发展领域,对农业了解的很少。

我们国家从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改革开放30年,农业发展很快,我们现在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粮食的总产量它前期是直线上升的,到了后期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曾经有一个低谷。我们现在人均单产粮食水平仍然没有超过1996年413公斤的水平,所以现在国家对粮食安全很关注。 粮食自身的总产和单产发展不快,但是大量的化肥投入,包括农膜还有农药等投入却在直线增加。劳动力的成本,现在我们国家城镇化率现在是46.6%,基本上一半在农村,一半在城镇化。那么劳动力转移之后,农村缺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的成本也在大幅增长。

特别是我们这个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农村问题重大若干问题规定决议》里面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怎么样让农民致富,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那么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面对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既要保证未来将近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那么信息技术就是其中,和生物技术一样是引领我们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一个高端的技术。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国人均耕地现在不到1.5亩,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18亿亩红线面临考验。现在城镇化发展这么快,耕地的质量问题,耕地的数量问题等等这是一大堆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耕地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同时对耕地进行保护。对耕地未来的数量的安全、质量的安全进行预警。
   
农业物联网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农业专用传感器、网络互联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农业物联网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创新。

另外利用物联网技术探测农业资源和环境变化,感知动植物生命系活动,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调度和远程监控,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作为重点,强化集成应用。

以农业传感器和移动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产业以及农业自动识别技术与设备产业、农业精细作业机具产业、农产品物流产业等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是我们简单技术路线,这里面从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平台建设是一大块。另外体系构建、应用示范这是一大块,两大板块。

在关键技术产品开发与平台建设里面强调农业华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农业物联网自主网络部署与信息传输技术。还有农业物联网信息如何云计算,云服务以及公共的支撑平台这种建设。 从体系构建的话,应该是建立面向不同对象的物联网应用的技术。

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要小型化、低成本、可靠性。可靠性就是体现出封装和武装性上,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低成本这个是大规模应用,低功耗是持续时间长的问题。传输层具有高可靠性和节能的农业无线物联网网络部署协议优化技术。这里面物传感器的自组织,多模式通信方式的高度融合还有低成本高覆盖,高实时性的信息传输。应层用重点面向农业的资源环境监测,信息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物联网的云计算服务。这里面要建立知识的信息处理模型。 那么这是一个农业里面粮食作物物联网生产的应用的一个简单模式,这里面就不再详细讲了。

最后我想借用思科首席技术官王纪奎说的一句话,我特别赞同。“物联网本身不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而是如何通过物联网能够实现对生产生活有用的业务和应用”。我感觉到现在物联网炒的比较热,也比较火,大家都在做工作。政府也在投入,这里面真正到底有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战略性的总体规划,各个省的投入会不会是浪费,我们不能盲目的追赶潮流?种种疑问都不得而知。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应该专注于自身踏踏实实的业务。当然,企业在运行和炒作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得到一部分回报,但是我觉得这种做法不会太长久。

现在科技界对物联网的问题还是很冷静的,要扎扎实实做好科研工作。从战略上进行规划部署。 那么相商会议对于物联网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思考,思科王纪奎先生提的这个观点我觉得也值得我们去考虑,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一些应用上的问题。它的技术的模式、盈利模式、产业化发展机制到底是什么。

今天花了一点时间把农业物联网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大家可能对农业是比较陌生的,大部分在信息领域里面工作的比较多。但是通过这个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使大家能够理解。

我们现在的农业已非传统农业了,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现代农业。我们现在的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是和国际上竞争的一种产业,这种竞争要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其中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就是支撑的两大主题技术。信息技术它的渗透力穿透力是非常强的,已经渗透到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农业是大农业的概念,包括农业自身,农业过去粮食实际上还不是。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包括水利、气象都属于农业的范畴。农业自身又分为粮食、蔬菜等等各种的方面。农业又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它全链条的。从生产一直到加工到流通一直到我们市场上,一直到我们餐桌整个是全链条的。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里面前景应该是非常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我们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如果做这方面的工作属于探索,属于经验的积累,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我们国家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谢谢各位。

主讲人作者简介:
赵春江,博士、研究员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国家863计划专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总体组组长,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网络中间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