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资讯|智慧应用|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发布 助推智能家居普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5  来源:物联传感  浏览次数:269
核心提示:目前智慧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许多硬件软件设施都向人们表明,这都是公共服务项目。而通过对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智能家居作为底层建筑,那么,这些项目多半就是空中楼阁,很多平常压根就用不上,或者说是实用度不高。
  • 应用领域:智能交通
 日前,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标准委员会负责编写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正式发布,该研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建设提供了依据。

一直以来,我国乃至全球城镇化的程度都处在加深之中,城市常住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经济与人口的持续增长让城市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智慧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因为人类的频繁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问题。当然,归根结底,智慧城市还是要为人服务。

智能家居是智慧城市的细胞

目前智慧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许多硬件软件设施都向人们表明,这都是公共服务项目。而通过对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如果没有智能家居作为底层建筑,那么,这些项目多半就是空中楼阁,很多平常压根就用不上,或者说是实用度不高。

比如说城市智慧安防,这些的侧重点其实是在城市公共场所,很多人其实压根不会注意到,对于居民的安全实际上也没有更多的保障,照旧很难解决诸如入室行窃之类的问题。但是如果配合智能家居,那么,可以对不法分子实现无间断追踪。政府在构建公共领域服务框架的基础上,进入百姓家庭的最好服务路径就是透过智能社区以及智能家居的建设,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品质。作为城市的最小单元,家庭也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节点,只有让每个百姓家庭实现智能化后这个城市才称的上智慧。

物联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住宅家居的智能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创建智慧城市和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深入,无疑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将起到催化的做用。

智能家居以人为本

不管是什么技术,以人为本是关键。而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城市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环,自然更是要人性化,想人之所想,任何事情,不光要想在前头,还能够做到前头。

作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智能家居行业目前正处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国内外企业都是刚刚入行没多久,可以说,国内外其实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国内如物联传感、华为等企业,已经在智能家居技术上跟国外先进水平齐头并进,物联传感与海尔更是将云计算首先引入了智能家居系统中,其中,海尔主要侧重点在于云社区的建设,而物联传感却是首先开始面向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让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实现无缝对接。

比如说,居民家中来了不速之客,通过智能家居与城市智慧安防领域的对接,除了用户自己会实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外,社区物业安保或者是附近的派出所也会接到报警信号,若是配合智能摄像头,针对不法分子的监控录像会直接通过云端发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家用的智能摄像头和外面的摄像头的配合,实时追踪不法分子的行踪,给抓捕人员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线索。

以上只是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携手之后最基本的功能,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与家庭还有城市生活的互动,毕竟,如今无线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南京更是打算在2015年之前实现4G网络的全面覆盖,那么,用户就可以通过云物联智能家居,成为生活中真正的主宰者,手机、平板电脑、PC等智能终端将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社交、安防、舒适、健康等方面的服务,给生活在城市内,时时刻刻承受着生活压力的居民大减负。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化,通过智能家居云平台,用户将可以享受到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校园、智慧旅游等服务,并且对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发出自己的声音,除了被动接受之外,也能主动参与到政府部门决策中去。

作为物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智能家居能够为家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信息的交流畅通,从而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试想,如果每个家庭、每个社区都拥有了智能家居,这样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智慧城市所带来的便捷与魅力。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必然离不开智能家居的应用,对于智能家居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智能家居的普及将会使消费者更好地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红利,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安全感,不至于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沦为了政绩工程,只见投入不见收益,创造出全新的低碳环保的城市新型经济模式。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