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曾于《富春山居图》的淡淡赭色中美名扬天下,曾因质地光润、细腻、坚韧的“谢公笺”名闻全国,更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的美谈。2010年冬天,这片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间悠悠飘起国内第一片“政府云”,再度引起世人关注。如今,这片云在富阳越聚越大,将信息化渐渐融入富阳的政务、企业、农村、文化和社会管理中,“智慧城市”逐步成型。
2010年12月28日,冬日的暖阳柔柔地拂过富春江面,粼粼波光映得两岸青山生机勃勃。富阳,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此行不为山城之美、江城之秀,不为“行销十八省”的富阳纸,只为见证富阳人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创新的实践:国内首例政府云项目——富阳市政府云数据中心的正式落成。
富阳的信息化建设2006年就已起步,大多数政府部门建立了OA系统和网站,其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位于国家前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富阳信息化工作人员的面前:各部门间的业务虽有交集,但服务器却相对独立,数据交换无法实现,致使政府工作效率再遇瓶颈。
富春江上漂浮着的一座座“信息孤岛”刺痛着富阳人的心。为解决重复建设,在孤岛间建起桥梁,2008年下半年,富阳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统筹指导全市信息化工作的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探索打破部门壁垒的方法。
那时,“云计算”正在北美掀起热潮,Google、IBM、英特尔等IT巨头开始品尝这块蛋糕。这项技术使人们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享、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数据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通过云计算汇聚起的强大的云数据,能够帮助政府思考怎样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使市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提高。
富阳人看到了“云”上的壮美风光,建成了国内首例由政府牵头,采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模式实施的数据中心项目,即富阳市政府云数据中心。这朵“云”成功解决了富阳各信息化系统数据共享难、数据存储安全性差、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理顺了政府各部门机房建设混乱、标准不一、维护管理不善的状况。
政府云数据中心建成之初,富阳人便尝到了甜头。2010年当年,富阳市信息化建设原计划硬件投入400余万元,中心建成后,实际硬件投入仅250余万元,直接节省资金投入150余万元。各部门从拒绝到观望,再到积极主动要求将服务器移入数据中心,这样的转变让富阳市对信息化的努力增添了一份底气和自信。
3年来富阳市以云数据中心为基础,财政投资1亿余元,先后建成政府办公系统、权力阳光运行系统、大社保系统、政府云应用系统、数字城管系统、智慧卫生系统、治安监控平台、智慧交管平台等系统,为全市建立大计划、大财政、大监督等体制机制和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高效、便捷、透明的“网上一站式”政府行政审批服务和其他公共行政服务缩减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效率,让富阳的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
富阳市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这朵“政务云”可谓一大推手。在富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韩璐的眼中,这朵“云”既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应用平台,也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她相信在富阳日后的发展中,它还能够大有作为。
企业云——
两化融合,托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杭州富生电器位于富阳市东洲工业功能区的新厂房开建了。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该公司决定拓展ERP(企业资源计划)应用,将信息化技术由办公管理延伸至生产与物流系统。当时,富生电器董事长葛明办公室的地板上,经常铺满了新厂房的建筑设计图纸,如何将生产、办公管理、研发、物流通过信息化技术有效汇聚于9层楼中,他一研究就是一整夜。
现在,富生电器的整个产品生产流程由二楼的中心机房主控,生产指令下达后,生产原料自库房通过升降机、传送带送达3至9层的各生产环节,加工为成品后直接送入库房;出货指令下达后,成品通过升降机、传送带送至一楼物流中心,装车运出。从中控机房到各车间,都可以通过墙上的大屏幕查询实时刷新的生产数据,进度一目了然。
这套价值5000万元的ERP,为富生带来了巨大的回报。首先,原本需要8000名员工完成的工作,现仅需1400名员工便可;其次,自动化机器生产,避免了人工化操作机床暗藏的易给员工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生产效率提高了,员工人身安全有保障了,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富生人的脸上布满幸福的笑容。
而这仅仅是富阳市两化融合的一个小小缩影。
“造纸之乡”,是富阳又一美誉。清光绪《富阳县志》载:“邑人率造纸为业,老小勤作,昼夜不休。”造纸业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税收的三分之一,不仅是富阳“工业兴市”的基石,更是百姓的民生产业。但它也给富阳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伤害,尤其是水利资源。150吨水制1吨纸,高昂的成本迫使富阳人开始寻找造纸业新的发展出路。
为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富阳市产量5万吨以下的造纸厂已全部关停;通过工艺优化,1吨纸的耗水量已降至9吨。但富阳人并不满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