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河北实现就地城镇化 可有效预防“城市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2  来源:河北日报  浏览次数:1644
核心提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河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上,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把着力点从“速度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文化素质、注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河北省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议上,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要把着力点从“速度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文化素质、注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要确保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近年来,一些城市由于不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盲目扩张,过度投资,人为造城,出现了一批“人气冷清、房屋空置、房价下跌、债务缠身、泡沫严重”的所谓“鬼城”。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业人口居住地的转移,也不是城市规模的物理扩容,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王金洲常委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曹凯常委建议,城镇化应将重心放在人口城镇化谋划上,重点考虑将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如何实现对这些人口的有效接纳,确保其“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对城镇化建设应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杨玉成常委建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待遇,逐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针对进城农民市民化面临的住房问题,应继续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切实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王连灵常委提出,应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继续允许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自建住房的同时,允许地产开发商到具备条件的城镇开发建设商品住宅小区,建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廉价商品房,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质量。

实现就地城镇化有效预防“城市病”

近些年来,一些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人口压力过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等“城市病”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华北地区连续出现若干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让一些常委、委员十分关注。

边发吉常委认为,我省城镇化最大的潜力在县城。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县城的作用,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来支撑城镇化,促进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应推动以县城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引导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县城聚集。把县城建设成有吸引力的中小城市,既有利于避免过分分散的城镇化造成的土地浪费、污染难以治理的“农村病”,又能避免过度发展大城市造成的“城市病”。

刘志新常委认为,就我省而言,不但要注重农民向大中城市集中,更要注重本地农民的就地转化,这是提高城镇化率的关键。

“对于我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而言,把大部分人口转入城市不现实,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社区化是一个重要途径。”曹凯常委提出,力促城市精细化管理,切忌重建设轻管理,应当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打好基础完善战略支撑防止“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是当前一些二、三线城市城镇化面临的难题。“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只是房子的城镇化。‘空城’、‘鬼城’的背后,是产业支撑的缺乏,聚集不了人气。”曹凯常委说。

周文夫常委建议,打好基础,完善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型,以为提高城镇集聚力和结束城乡二元体制创造空间。适当保持投资增长,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中城市要扩大投入、改善环境,积极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产品技术改造。中小城镇一方面要积极承接大城市转移下来的规模产业,另一方面更要广泛利用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的集群合作竞争优势,提高城镇吸纳力和集聚力。

刘勇常委提出,特色产业是镇域发展的支撑。各地应立足本地的产业、区位和资源特点,充分放大自身独特优势,彰显地域文化、区位特色、山水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着力打造2至3个工业商贸型、特色农业型、旅游开发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流通型、人文历史型等特色小城镇。

曹凯常委提出,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是要加强园区建设,增强产业聚集发展、大项目引进的吸附力和承载力;抓好项目建设,特别是立市、立县的大项目;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和城郊都市型农业集聚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企业发展,为此需要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等外部环境。曹凯常委建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阳光办公。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深入村镇和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城镇化建设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城市病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