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两化互动促发展 宜居宜业新孝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0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次数:1791
核心提示:近年来,孝义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围绕 “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区域布局、大项目推动、大投入建设,实施了以主城区为龙头、4个特色中心镇为支点、20个社区化中心村为辐射的“1420”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城市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7.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56%。
近年来,孝义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围绕 “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区域布局、大项目推动、大投入建设,实施了以主城区为龙头、4个特色中心镇为支点、20个社区化中心村为辐射的“1420”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城市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7.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56%。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引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载体和依托。近几年来,在“1420”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孝义市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相推动,互为支撑,走出一片蓝天。

◆高起点规划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孝义市的“1420”特色城镇化规划,坚持大视野、宽领域、高起点,置身于全省、全国的大坐标中,围绕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布局,明确了“紧靠吕梁山,融入太原圈,面向环渤海”的发展定位,要把孝义建成具有“中国气魄、苏州风格、孝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镇化布局中,孝义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与省住建厅签订了《孝义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市域城镇化战略研究,将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四规合一”,编制完成了《孝义市市域城镇化规划(2011-2020)》。打破行政界限和城乡分割,把全市18个乡镇、379个行政村、94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全盘化布局、一体化发展。并聘请北京清华、上海同济、天津园林等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经济开发区、古城保护区、城南新区、城北新区、梧桐新区等5个分区规划以及城市供热、绿地、道路、环卫、节水等9项专业规划,启动16.35平方公里的“一河一湖”两岸城市设计,实现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专业规划的基本覆盖和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的全覆盖,形成了以胜溪湖、孝河为东西绿轴,跨河、沿河、网络化组团式的布局,开启了“一河两岸、沿河环湖”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新格局。

在孝义的“两化互动”中,位于市东南部的梧桐镇是一个典范。这个镇与晋中介休市接壤,是 “孝汾平介灵城镇组群”的重要节点。镇域面积35.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人口近3万人。在“1420”特色城镇化工程建设中,梧桐镇坚持“两化互动”,梧桐新区、工业园区“两区共建”,时间上同步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构建了生活新区和产业园区 “两区分离”、“两位一体”的新梧桐,走出了一条具有梧桐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工、氧化铝产业为主导的循环产业体系,最终将实现城镇功能更加集聚、产业体系更加发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多要素兼顾多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孝义市在“两化互动”中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试点先行、典型带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大力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建设。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建设。梧桐镇按照“村民居住与工业生产相分离”的理念,依托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园区,启动了总投资35亿元的梧桐新区建设,全镇20个村整体搬迁,集聚农村人口3万人。新区建设采取亚行贷款、市级扶持、争取上级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等多种融资机制,与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充分利用搬迁后的万亩连片村庄占地,置换新型煤化工园区用地7160亩,实现了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的统筹推进。

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孝堡乡依托总投资2.1亿元的日光节能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铺开概算投资10亿元的胜溪新村建设,整合搬迁7村、1.5万人,力争用五年时间打造全国一流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村。目前已建成2200亩温室大棚、6600平方米育苗温室、7000平方米仓储基地,胜溪新村中小学已投入使用,骨干路网和10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安置房建设正在加紧施工。高阳镇依托孝义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容纳3万人、总投资45亿元的高阳新区,于2012年10月启动,“十二五”末全面建成。2013年将完成善吉村安置小区、白壁关村安置小区及路网配套工程。

以小城镇建设及新农村集中连片开发推进城镇化建设。孝义市以梧桐镇、下堡镇列入全省“百镇建设”为机遇,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载体,加快中心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吸纳周边村庄向镇区集聚。规划铺开了下堡新区、东许新区、高阳新区、振兴新区、崇文新区、胜溪湖新区及旧城10村连片保护性开发示范区建设等工程。

以城中村改造推进城镇化建设。孝义在城中村改造确立了“政府主导、村委组织、市场运作”的模式,逐步使村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制经济、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城中村转为现代文明社区。相继有18个村启动了改造工程,已建成贾家庄、封家峪、留义等9个城市化农民居住社区,居义、张家庄等城中村改造正在积极推进中。

◆夯实产业基础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

孝义市委、市政府认为,产业是城镇化的推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多元化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这一理念,孝义市从2010年7月开展“转型项目大攻坚”以来,全市累计上马亿元以上重点转型项目76个,总投资1766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3个,50亿元以上5个,10亿元以上16个,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为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夯实园区经济的基础。按照“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引领”的思路,孝义规划建设了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及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中示范区“五大园区”。目前,全市90%以上的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五大园区”吸引投资突破2000亿元。其中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园区被确定为全省四个焦化集中发展区之一,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升格为吕梁市科技创新园列入全省转型综改“一市两园”行列。

夯实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孝义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发挥大象禽业和铭信禽业两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新发展67个标准化肉禽养殖小区、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规模养殖场。新发展肉禽养殖2500万只,总规模达到5000万只。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全市设施蔬菜种植达到2万亩。依托6个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和38个千亩连片核桃基地,推进中西部乡镇“核桃林”全覆盖,全市核桃经济林总面积突破50万亩。5万农民依靠种养殖实现了稳定增收。

夯实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孝义在推进城镇建设的同时铺开了中央商务区(CBD)规划。目前帝豪五星级酒店已投入运营,沃尔玛综合商务区具备了总包进场条件,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孝龙煤炭物流园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红星美凯龙、义乌商品交易国际博览城、新濠国际酒店等项目已奠基开工。汇通、晋商、民生等商业银行成功入驻。

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三项联动,统筹发展,对孝义的“1420”特色城镇化工程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孝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

◆体制机制创新“两化互动”的催化剂

“两化互动”,必须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为此,孝义市在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以先行先试的精神,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两化互动”的催化剂,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不断创新理念,不停解放思想。

孝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解放思想,先后参加浦东干部学院现代化城市领导者专题研究班、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建设专题研讨班等学习培训,并组织“百名干部下江南”,开设了“孝义大讲坛”高端讲座,通过学习研究、考察交流,使广大干部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明晰思路,探索“两化互动”的路径。

优化运作机制,突破制约瓶颈。市里组建了规划咨询团队,指导城镇化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用于中心镇和社区化中心村建设奖补。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先后为15个城建项目融资5亿余元。通过BOT、BT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化解城镇化建设资金制约的“瓶颈”,使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互动起来。

强化行政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孝义在“两化互动”中建立完善了市级领导包联、部门单位包扶、企业包建机制,通过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整合包扶力量,制定考核办法,建立了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加大农村产权制度、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力度,构建了市、乡、村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两化互动”,有力地推进了孝义的特色城镇化建设。几年来,孝义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西省首批文明和谐城市、山西省首批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孝义市位列第54位,较去年的第57位上升3个位次。孝义市“1420”特色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成全省公认最好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孝义。而“两化互动”的有效途径,将使这个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关键词: 两化融合 城镇化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