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旅游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相继提出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方案和办法,让智慧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北京来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主题景区资源为“智慧旅游”的打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在传统旅游各个领域,对“智慧景区”的投入成为北京“智慧旅游”的亮点。
多数景区建设仍处基础阶段
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旅游总收入3626亿元,同比增长12.8%;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同比增长8.1%;旅游购物与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6%;旅游相关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10.5%。
《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多数景区智慧化建设仍处于基础阶段,与游客的需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基础条件比较薄弱,WiFi覆盖率还不够高,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旅游行业的运用以及为游客主动推送和互动服务的内容、渠道、手段还不够先进。此外,《报告》显示,多数景区实行自己投资、建设、管理智慧旅游系统的固定建设模式,有条件的景区可以投入巨额资金升级自己的管理系统,没有条件的景区则在观望中;有条件投资智慧旅游系统升级的景区属于少数,因此一些提供相关产品的科技企业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景区应深入挖掘观光游
北京旅游协会专家认为,智慧景区建设与游客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源于智慧景区建设没有很好地设计商业运营模式。谈到解决方式,上述专家认为,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创新运营模式,开放运营市场,吸纳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营销方式,景区与科技企业共同建设、共同运营、拓展渠道,或许能让智慧景区的利润逐步实现最大化。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每到“黄金周”人满为患的北京景区来说,北京的观光旅游距离“休闲”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智慧旅游作为手段不可或缺。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北京智慧景区建设规范(试行)》中,为“智慧景区”设计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共1000分,从通讯网络、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和电子门禁、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游客服务和互动体验、智慧景区建设规划和旅游故事及游戏软件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内容指导和量化规范。
景区应与上下游产业战略结盟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安金明表示,“智慧景区”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与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此外,景区安全保障智能监控、电子门票、旅游故事及游戏软件、多媒体展示、虚拟旅游、自助导游及游客互动等工程的设计实施,都将使景区旅游变得更加惬意。
“智慧旅游”大事记
2010年
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
2011年9月
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10月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10月9日宣布启动北京“智慧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开展城市无线宽带覆盖、旅游信息整合等项目。
2012年5月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5月10日正式发布了《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年)》和“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乡村”4个建设规范。
2012年5月
国家旅游局5月25日确定国家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即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福州市、大连市、厦门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烟台市、洛阳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武夷山市。
2013年11月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