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快讯|服务资讯|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加快推进我州新型城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2  来源:恩施日报  浏览次数:841
核心提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月27日,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就加快推进我州新型城镇化提出16条意见。今日,对此《意见》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月27日,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就加快推进我州新型城镇化提出16条意见。今日,对此《意见》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加快产业聚集为支撑,以完善城镇承载力为重点,坚持“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城镇对产业的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恩施实际的“集约节约、绿色生态、低碳环保、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州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180万人以上。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1个,20万人口以上城市1个,15万人口左右城市3个,10万人口左右城市3个,1万人口左右镇40个以上(其中5万人口左右镇2个)。全州形成城乡产业良性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障碍逐步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按照中心辐射、交通牵引、产业支撑、功能互补的原则,以县城为核心建设城镇群,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水域交通为纽带建设城镇带,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建设中心乡镇,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建设中心村,以宜居宜业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集镇为骨架、中心村镇为支撑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1个中心城市、2个副中心城市、5个中心县城、77个乡镇集镇、600个中心村(社区)的城乡空间布局。

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发展壮大“一主两副”,把恩施市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武陵山区域性中心城市,把利川市、来凤县建成具有较强现代产业发展能力和辐射聚集能力的州域经济重要支撑城市。加强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5个中心县城建设,切实增强承载能力和县域经济服务能力。按照“1+8+N”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推动8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全面带动乡镇有序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抓好100个示范村(社区)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村庄建设和管理水平。

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以“六大产业链”(现代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产业链)建设为重点,立足城镇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结合城镇功能定位,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围绕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体系,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园区与城镇协调布局,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等特点,加强恩施州与周边地区产业的融合,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企业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城镇对产业的服务功能,构建“双轮驱动”、产城融合的基础平台。

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城镇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作用,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层级规划的衔接,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深度融合,系统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强化专项规划与上位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加快编制《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乡镇域区规划》。在规划中合理布局产业园区,留足生产、生态产业发展空间,完善产业发展服务功能。科学布局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禁止在县市城区控制性规划区内新建单家独院式住宅,严格控制乡镇规划区无序建房,加强对农村建房管理,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设没有规划设计的房屋。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督察员和总规划师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旧城连片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拓展城市新区,提升承载能力。到2020年,全州县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9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承载力170万人以上。强化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乡镇建成区空间,到2020年,全州建制镇人口承载力60万人以上。围绕新型城镇化体系的空间布局,按照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要求,加快形成“三横两纵一支”高速公路网、“三横一纵”铁路大通道和县市至州城“两小时交通圈”、乡镇至县市“两小时交通圈”。加快城镇客、货运站和乡镇绕镇线建设。做好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和储备,超前谋划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强城镇供水、供气、电力、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商业网点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

抓好城镇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按有关政策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及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服务,引导住房的合理消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大力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将恩施州打造成为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养老目的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加强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注重突出地域、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提升城镇建筑文化内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珍惜民力民财,科学引导农村建房,注重发挥建房投资效益。积极推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提升城镇管理能力。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整合城市管理资源,集约高效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干分离”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环卫作业和园林绿化养护作业等市场化运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强化城镇管理经费保障,城镇管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全面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城镇文化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积极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提升园林绿化、文明卫生、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优化城镇环境。

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健全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城镇化建设投资体系。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城镇建设资金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各金融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特许经营等形式,吸纳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镇建设。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机制。建制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垃圾和污水处理费等全部用于其公用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对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国有资产净收益实行全额返还用于乡镇建设管理。乡所在地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收取环卫费用,并落实财政配套补助资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经费增幅高于同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完善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登记及物权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土地征收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和闲置土地消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在严格控制耕地及林地占用和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工作。积极探索集约节约用地的新模式,通过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加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

促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转居民后,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城务工人员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探索建立用人单位为进城务工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机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权益保护,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延伸。优化校点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增强城镇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健全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村(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卫生服务覆盖面。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大力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强领导班子,配齐管理人员。加大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紧缺人才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关心环卫、市政设施养护等艰苦行业作业人员,不断提高政治和生活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强化组织协调和示范引导。各级各地建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相关部门和工作专班具体推进实施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积极作为。州和县市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同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出台推进措施,务实高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作。强化“1+8”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引导作用,按照“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建设;各县市示范镇要在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政策性增收,健全就业创业机制、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正确引导、当好示范。

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奖惩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绩效、干部任用和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城镇管理的检查考核力度,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州政府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县市、乡镇进行通报批评。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