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收3.5万个,发11.8万个;青海收4939个,发18个……”11月11日零点五十分,在阿里巴巴数据分享中心,大屏幕的左下角是一张全国地图,上面有不同颜色的圆点在闪烁,绿色代表物流畅通,黄色代表物流状况轻度繁忙,而红色则代表物流繁忙,不同地区快递公司已接收包裹和已发出包裹的数字依次闪现。
这就是今年“双十一”促销中使用的“物流雷达预警”,通过和各大物流公司打通接口,这套新技术,甚至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配送点目前的收货和发货情况,提醒卖家选择相对通畅的快递公司,通过线路预测来减少爆仓。
而开发这套技术的,就是阿里巴巴牵头组建的菜鸟网络,它的杀手锏就是基于大数据技术而开发出的种种数据产品应用。菜鸟网络副总裁谭满楼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大数据应用在不少方面进行了细化,比如其中有一个订单监控系统,商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揽收率、在途率、签收率等数据,可以主动跟进出现异常情况的包裹。同时物流监测中还首次加入了天气预测维度,我们能够看到某一条路是雨雪还是晴天,基于这样的天气变化,物流公司能以最快速度调拨资源,避免出现因为天气造成包裹拥堵。”
除了阿里巴巴,其他电商平台也在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将这些来自每一个快递包裹的数据,当做提升用户体验的“杀手锏”,以京东商城为例,京东已投资高达20亿人民币建设一期数据存储中心,可容纳10万台服务器,能实现13万TB的存储能力和24万GB的计算能力。与此同时,京东还成立了“京东商城—中国人民大学”电子商务实验室,着力电子商务大数据的分析与合作。
而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大数据技术则不仅仅意味着解决网购“爆仓”问题,未来还可能成为它们的一棵“摇钱树”。申通信息技术部总监邱成表示:“淘宝做大数据是以订单为核心,快递企业做大数据是以快递为核心。申通也有自己的信息化智能平台,现在我们在做淘宝、商业客户的一些数据采集,在构成基础数据网络之后,再做第三方的增值应用。”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这样形容大数据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意义:“大数据产生共享平台,通过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它能够解决我国企业在销售链、产品链和供应链上不均衡、有短板的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社会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