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奥运会让“新北京”的形象传遍世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正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人口、环境、应急事件等一系列问题无一不在考验着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人们希望生活更便利的愿望也对城市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智慧城市”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手段,作为下一轮科技发展的一股力量,得到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人文、科技、绿色北京需要“智慧”
后奥运时代,“人文、科技、绿色”成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2011年9月,北京发布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十二五”市级综合规划。按照规划,北京将在“人文”方面率先形成较为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城市文明程度居全国前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在“科技”方面,北京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在“绿色北京”方面,北京将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集约、高效、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打造生产清洁、消费友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先进示范区。
在人口数量膨胀、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无论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还是绿色北京都需要信息化支持、需要科技力量的帮助,需要智慧的整合。北京作为中国的形象之都,正在进行智慧化的武装。
信息化建设为“智慧北京”打下基础
1999年,北京提出并推动“数字北京”建设。在数字北京的带动下,北京实施了“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三大计划和“数字奥运”专项工程。这些工程建设,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活动及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北京有效推动了北京的信息化建设。截至2010年,北京市已经实现了2兆宽带全市覆盖,3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无线城市建设初现规模。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已有200多万户居民家庭可在不提高月租费的基础上收看高清电视,进行双向交互、视频点播等业务。北京的光纤入户率已经达到50%,全市范围内20兆宽带全覆盖。2011年,北京已经实现了机场、大型写字楼、奥运中心区、部分高校的WIFI覆盖。此外,北京即将启动TD-LTE(4G)网络的建设,更大幅度增加网络带宽。
“数字北京”是“智慧北京”的基础,是“人文北京”的弘扬手段,也是“科技北京”的时代特征,更是“绿色北京”的重要支撑。未来,北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更进一步。
2011年9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布。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末,北京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全市所有家庭用户宽带能力达100兆,社区宽带能力达1千兆,高端功能区和重点企业宽带能力达10吉比特;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1.5太比特。未来在宽带入户的方式上,还将考虑把光纤并入电线,从而实现入户电线“数线合一”。此外,无线局域网(WLAN)将实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移动宽带普及率超过60%,实现最高接入带宽达到100兆;建成覆盖全市的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高清业务用户比率达到75%以上。
智慧北京是在数字北京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利用的提升。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而在全国诸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北京是为数不多的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的城市之一。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勾勒蓝图
2012年3月7日,《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发布,对智慧北京建设的目标以及行动计划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要求。纲要指出,“智慧北京”的基本特征是宽带泛在的基础设施、智能融合的信息化应用和创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纲要勾勒了2015年北京智慧城市的蓝图,指出“智慧北京”将拥有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人口将实现精准管理,交通实现智能监管,资源达到科学调配。智慧北京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伴随市民一生的集成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字生活环境,基本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智慧北京建设的八大行动计划包括: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