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家智库|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李海花:物联网公众服务渐成新亮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2  来源:人民邮电报  浏览次数:268
核心提示:“物联网激励和扶持政策将更加细致完善,公众服务也将得到较大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副总工程师李海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一判断。她认为,以国务院和多部委印发的有关发展物联网的文件为指导,2013年国家加强了对物联网的总体部署、协调和指导,物联网的发展正在加速“落地”,在政府管理和行业应用发展基础上,物联网公众服务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新亮点。
  • 研究领域:物联网
“物联网激励和扶持政策将更加细致完善,公众服务也将得到较大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副总工程师李海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一判断。她认为,以国务院和多部委印发的有关发展物联网的文件为指导,2013年国家加强了对物联网的总体部署、协调和指导,物联网的发展正在加速“落地”,在政府管理和行业应用发展基础上,物联网公众服务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新亮点。

李海花说,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政策和配套措施将更加细致和完善。根据《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及牵头部门安排,后续物联网各项行动计划和重点任务将逐渐进入部署和实施阶段。同时,随着两化融合、信息消费、城镇化等建设步伐的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物联网上资金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李海花透露,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持续重视下,物联网已被写入“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改委、工信部联合牵头15个部委参加的物联网部际联席会议和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已经成立,物联网专项支持已经启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物联网在应用、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都将获得很大的进步。

“物联网公众服务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李海花表示,目前包括微信叫车、公交车辆实时查询、“飞常准”实时航班查询、中国电信爱城市等物联网公众服务已经出现。未来,专用网络与公共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协作、公共能力平台建设、面向公众的物联网应用等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同时,跨行业合作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多行业之间的协作正在不断深化,如此次展会上就有运营商和旅游公司合作的公众应用和服务的展示。

据悉,目前美国、欧洲和日韩都纷纷出台措施来推进政务和行业信息的开放,以便助推相关信息服务和业务应用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多次强调民生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预见,行业信息化的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加速我国政务信息和行业信息的开放,带动物联网公众服务的发展。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和推进的重要载体,正在从概念规划阶段逐步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李海花说,截至2013年2月,全国已有219个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范围遍及中东西部各地区、涵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电信运营商也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与各省市签约智慧城市建设,在本次展会上运营商都展示了丰富的智慧城市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将从产业、技术、标准、应用四条主线上展开。”李海花认为,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将带动产业发展、技术突破、标准制定。在发改委在交通、公共安全、农业、林业、环保、物流等领域开展的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无锡传感网示范项目等的基础上,能源、安全、基础设施等重大领域将继续扩大物联网应用范围,部分领域有望初步形成物联网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技术标准方面,在物联网应用示范、专项研究等推进下,物联网通用技术标准将不断完善,随着五个行业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物联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未来将取得较大进展。同时,物联网产业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产业竞争实力持续得到增强。

对于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李海花充满了信心:“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发展和创新空间广阔,带动和辐射的产业巨大。”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产业都获得不断发展,在一些应用领域的探索也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同时,我国物联网的发展逐渐务实,各行业领域对物联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也更加清晰。随着人们对物联网认知的深化,更多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将走入人们的视野。

不过,在看到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不足。李海花认为,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缺少规模化应用。同时,由于涉及领域广泛,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完善标准体系的指导。目前,虽然国内相关标准组织已经启动了相应的标准制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标准化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