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快讯|服务资讯|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益阳市新型城镇化之路探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0  来源:湖南新闻网  浏览次数:2297
核心提示:有学者说,21世纪影响世界有两件大事,一个是美国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无论是通过建设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通过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而达到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城镇化。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探索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有学者说,21世纪影响世界有两件大事,一个是美国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无论是通过建设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通过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而达到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城镇化。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探索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益阳市城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益阳市城镇化建设情况


益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湘北洞庭湖区域,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市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北紧靠省会长沙市及岳阳市。全市辖桃江、安化、南县三县,沅江一个县级市和大通湖区,市区设赫山、资阳、高新区三区。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480.1万。该市共有镇(乡)85个(镇69个,乡16个),其中省级示范镇2个、省级中心镇5个、省级特色镇6个,初步形成“一点三线”的分布格局,“一点”即中心城区,“三线”即益(阳)-沅(江)-南(县)、益(阳)-桃(江)-安(化)、益(阳)-沧(水铺)。2012年,全市总人口481.85万人,其中城镇总人口203万人,城镇化率达42.1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56.8万人。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深入推进。

(二) 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概括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2012年,该市三产结构为20:45:35,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对应的城镇化率为50%-60%,而我市的城镇化率为42.15%,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对应的城镇化率30%-50%的范围内,低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8个百分点左右。

2、城镇化水平偏低。2012年该市的城镇化率只有42.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从发展速度看,2008年至2012年,该市城镇化率从36.63%上升到42.15%,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但比全国低0.28个百分点。

3、中心城市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力不够强。与周边城市如长株潭、常德、岳阳相比,益阳中心城区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大型企业较少,人口较少,市本级财政实力较弱,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以中心城区人口为例,2010年底,长沙市363万人、湘潭市78万人、株洲市102万人、常德市70多万人、岳阳市75万人,而该市仅有52万人左右。

二、 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发展模式

(一)当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按照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估计, 2007-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将以年均0.8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其中亚洲国家增速为1.24个百分点。一是城市集群发展已成为城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引领和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国内生产总值。我国已经或将要形成20个城市群,其中典型代表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二是大城市向多中心体系发展。为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大城市开始形成多个不同功能的专业化的城市中心,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博览中心、会展中心等。三是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化的主流将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和资源。

(二)主要发展模式

1、国外模式

(1)美国分散型城镇化模式。美国凭借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发达的交通体系,二战后,人口和产业加速向郊区迁移,城市空间形态上形成一种新的格局,郊区逐渐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不仅给城市中心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病”。但这种“城市蔓延”的模式已经引起一系列的环境、能源、以及经济低效、社会不公等问题。

(2)日本集中型城镇化模式。受国土面积狭小、岛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日本的城镇化实行高度聚集,主要集中在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和京都、大阪附近的畿内平原,重化工业、外向型经济主要集中在临港工业地带。日本的大城市化和城市群化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化程度,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3)欧洲紧凑型城市化模式。这是一种城市结构相对集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城镇分布有序、注重均衡和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化。既保持了城市中心的繁荣,又使城市蔓延得到有效遏制,同时,郊区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对城市中心的依附关系,总体上保持了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节约了土地等资源。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