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智能医疗的理想与现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0  来源:IT专家网  浏览次数:1585
  • 应用领域:智慧医疗
3、“好”医生资源稀缺: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医疗的需求就是要准确快速的治好病,绝大部分人生个小病都要撇开门庭冷落的社区医院而去挤大医院,其实就是个信任问题;而从另一方面,大医院的好医生已经供不应求,医院和医生参与其中的意愿并不大。当然很多方案商提出在智能医疗下医生看病效率更高、获得分成收入更多。

4、产业链难以整合:上述的智能医疗实际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变革,涉及到医院、社区医院、药店、医疗器械商、系统集成商、医疗健康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合作难度非常大,要理顺这个关系,政府引导是必须的,但即便如此也是困难重重。

5、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问题: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是个敏感行业。医院出问题都头疼不已,更别说远程状态下出问题了,产业链更长,责任更扯不清。所以远程医疗相关的政策不明确,行业很难健康发展。

因此,智能医疗核心的问题是:从传统的医院线下模式过渡到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线上模式,终端、平台、医患双方太多的东西需要改变,就如同当年淘宝们改变商业形态一样。那穿戴类终端的崛起可以充当引爆点吗?

终端是基础,但核心是运营平台

首先没有终端的普及是不可能推动智能医疗的。这两年智能健康终端的突然爆发式增长为智能医疗创造了条件,现在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智能终端简直眼花缭乱,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智能体重计、智能血压计、带尿液分析的智能马桶甚至测基因的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而且这些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终端+云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实际就是智能医疗的雏形。但是这类应用的云平台往往只是数据的罗列展示,缺少拥有医疗资源的另一方的参与。

而这所谓的另一方,也在向用户靠拢。一方面,传统医疗设备厂家已经动了起来,已经有不少血压监测(比如北京华录)、血糖监测(比如中山新联)等设备厂家,开始提供远程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专业体检中心也在探索云健康服务,相比医院,民营的专业体检中心对新技术、新模式更感兴趣。

虽然草根的各方正在各自领域野蛮生长之中,但是真正的资源拥有者——医院还没为之所动,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者,能打动医院入驻,能统一收集个人各类终端采集的数据,能提供医患双方的服务平台,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因此,穿戴类终端只是基础,一个创新的运营平台才是智能医疗的引爆点。

谁具备做智能医疗运营平台的气质?

这是一个可能诞生另一个淘宝的地方,很多公司都盯着,但它又太特殊了,所以真难。现在健康服务公司(体检中心)、医疗设备厂家、创新型医院、互联网企业、穿戴式终端厂家、通信运营商都在想成为玩家。

那谁具有这种气质?我看好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不少这类机构都具有强烈的互联网思维,有相当多创新投资的入驻,又具有一定行业资源,是这个行业的鲶鱼。

医疗设备厂家虽然也有自行搭建平台的,但跨厂家的设备服务难以协调,医疗资源也较少,穿戴式终端厂家也类似。而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也具有平台建设和运营的能力,但是行业准入和行业资源的缺失,他们可能成为一个合作者,而非主导者。

而当前做医疗的人,都特别看好高血压和血糖等领域所谓慢性病监测市场,这又是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的擅长领域,也就是所谓面向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传统医院接待每天如潮的患者都来不及,一般不会有动力去做面向患者的类似客户管理的工作,而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却往往着重提升这类服务。而这块的市场又足够的大,高血压患病人数大概占20%,尤其是富有人群更高。其商务模式也非常清晰,高端客户愿意为自己健康买单,而且很多是公司为高管或为客户购买健康服务。

回到文章的开头,穿戴式终端的普及降低了智能医疗的门槛,而行业正在等待着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出现,这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颠覆,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难不难,想想淘宝挂号、打车APP那些事。

不过畅想一下,未来看个病啥的,在手机上选择一个医生,把身体信息传过去,然后交流一下,然后远程就诊断下单,去个就近的药店,吃药解决问题,最后给个好评,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关键词: 智慧医疗 物联网 APP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