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灯光、嘈杂的讲话声和振聋发聩的音乐,酒吧招待要在如此环境中服务,难度可想而知。这一工作可否由机器人来完成呢?近日,德国科研人员推出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尝试完成这项任务。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心理学前沿》在线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报告。他们的机器人名为“詹姆斯”,这个名字实际上是“联合行动多模式表现系统”的英文字首所写。它的“脑袋”是一台大大的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一双卡通式的大眼睛,可以与顾客面对面地眼神交流。
目前,该机器人招待的外形还有些简陋,它必须固定在吧台后面,仅有一条金属臂膀。但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接受客人的眼神和肢体信息,并用金属臂膀和有四个指头的手掌为客人取饮料。
这款机器人是欧盟“联合行动多模式表现系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研究让机器人拥有社会化智能行为,而这些行为是人类习以为常的。在嘈杂的酒吧环境中,机器人不能从听觉中获得信息,而必须学会理解人类的肢体语言。
科研人员分析现实生活中客人在酒吧点饮料的过程,发现很多与人们原有观念迥异的现象并把这些信息编成软件,供“詹姆斯”判断客人是否需要点饮料。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在15名翻钱包的客人中仅有1人会表示有意点饮料,朝吧台招手示意的25人中仅有1人是想点饮料。事实上,超过90%的客人在需要点饮料时,会径直坐到酒吧台前直面服务员,这是最有效且最常见的肢体语言。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愿点饮料的客人会本能地回避这些行为。他们会下意识地与吧台保持距离,或者转身与朋友交谈聊天。只有当软件系统确认客人想要点饮料时,“詹姆斯”才会有礼貌地询问:“您要点什么?”当然,插队加塞在“詹姆斯”这里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会记住每位顾客进入其“视线”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