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的“救赎”:激活社会资本与运营模式才是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6  来源:国脉物联网  浏览次数:631
核心提示:你所在的城市是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了吗?以后朋友相见是否会把这句话作为问候语虽然不得而知,但国家住建部此次撒下的这场甘霖却实在有点震撼人心。在住建部正式下发的第二批智慧城市名单中,试点城市数量达到了103个,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你所在的城市是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了吗?以后朋友相见是否会把这句话作为问候语虽然不得而知,但国家住建部此次撒下的这场甘霖却实在有点震撼人心。在住建部正式下发的第二批智慧城市名单中,试点城市数量达到了103个,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从试点城市名单中不难看出,此次试点以市及其以下行政单位为主,而且也确实对中西部地区申请试点城市进行了一定倾斜,湖南湖北甘肃贵州等中西部省份的试点地区达到了35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试点城市公布前后,各地区各相关行业也都纷纷做出反应,如武汉市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智慧城市方面的目标,其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投资将超过817亿元,其中利用社会资金530亿元,未来8年这一战略有望带动产业增加值112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也曾表示,将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8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而据业内人士对智慧城市发展的预估,从爆发最为火爆的计算机软件、安防、交通等领域的投资情况来看,未来十年,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达到2万亿元将不是天方夜谭。或许这还只是站在现在去预测未来,而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住建部出台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还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要高度重视信息整合和共享协同,做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各应用系统效能;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无非是为了防止部分城市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智慧城市的旗号却不付诸实际,同时也是为了杜绝像物联网专项资金被贪污一样的丑闻出现。

此外,住建部还要求各地指导试点城市编制重点项目投融资规划,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元投资落到实处,逐一落实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建设时序,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住建部这一具体要求,是想从各个环节上保障智慧城市的稳步推进,尤其不可在资金环节掉链子。强大的资金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坚强后盾,没有这个后盾,智慧城市建设将不可避免的陷入烂尾结局。而在中国很多地区还走在单靠扩张产能来提高产出、提高GDP的中国式旧有工业化道路的情况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则更需要连根拔起和翻天覆地的勇气。鸟瞰此次智慧城市试点的103个地区,他们又是否具备了这种勇气?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有四个原则:第一是以人为基础,第二是以土地为载体,第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第四是以资本为后盾,缺少这四个因素中的任一个,一个城市发展智慧城市的道路都会遇上瓶颈。 而其中资本后盾又显得格外特殊。如果说以人为基础是顶层设计的事,以土地为载体是基建工程的事,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是政府主导的事,那么以资本为后盾,则是与智慧城市建设每一个环节都有关的事。任何基建工程都离不开资金,智慧城市建设同样如此。

根据媒体报道,自2003年至今,欲建设"中国未来城市样本"的河北省曹妃甸区累积资金达到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52个,总投资561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17个,总投资2831。1亿元,高峰时段是号称日均投资4亿元。曹妃甸区这么多的投资资金从哪里来?曹妃甸新区外宣局的说法是,当地融资平台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的方式变相举债,而在资金的使用端,平台公司则是大量地通过建设回购的方式转移资金压力。尽管如此,曹妃甸区当地政府还是累积了很大规模的地方债。

在看到曹妃甸区的那一栋栋烂尾楼时,不得不感慨未来之城的建设基本遭遇了滑铁卢。让人不禁想,这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还是区域规划不合理,或者是地方举债发展的规模失灵的结果?对于曹妃甸区而言,土地有了,信息技术有了,人也有了,就只差一个坚强的资本后盾。如果曹妃甸区再申请发展智慧城市,在资金环节是否会出现同样的覆辙?曹妃甸在建设智慧城市的道路上会否会再次陷入无资金为基建项目续命的残酷结局?如今我们不得而知是否会有这个结局,但相信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转型必然是痛苦的,不能因循守旧已有的粗犷式发展模式,要探索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符合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的智慧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且重要的是,这个模式还必须能带来资金的投入才能真正活起来。而回首那103个试点城市,能做到有土地、有技术、有钱的"豪门大户"有几个?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仿佛坐上了神舟十号,投资规模在专家们和业内人士的预估下蹭蹭地上升。望着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投资领域,政府官员躁动、企业家们心动、相关个股间歇性繁荣已经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周边新闻套餐。但真正建设起智慧城市时,这些所谓的投融资金从哪里来却是人们想不到的。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光喊口号,搞顶层设计,一往无前的前瞻性,更不能只有以人为本的理想化,以为网罗了所有的最新技术就可以为智慧城市发展添加动力,没有实实在在的钱,谁都不会来免费帮忙建设智慧城市。政府是主导、是设计者,但具体实施者始终是企业,无利可图的事情企业都不会去做。政府在发展之初,就应该从具体方向考虑到,怎么去平衡顶层设计的长远目标与资金链可能出现的短缺之间的矛盾。

如今,随着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日益提升,拨专款出扶持政策已经成了常态,试点城市更是大有遍地开花的局面,人类似乎已经无法阻止智慧城市在华夏大地蔓延了。但智慧城市试点的初衷是什么可还被人想起?智慧城市试点的提出,是国家欲通过智慧城市试点的示范作用,深入发掘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从而提升社会整体运行效率。换言之智慧城市的试点必须要有特色和示范作用,在试点前要充分发掘能够成为示范城市的地区,而在示范的过程中也要着力深挖该地区的特色找出能够被推广被复制的因素,在差异中挖掘个性。试点城市可以很多,能够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每一个因素的或许也不会少,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长远目标和眼前利益,为智慧城市这一盘棋下活提供资金支撑,则每一个申请地区以及政府部门都应该思考斟酌。

国家主席习近平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等于说,人民才是意义的赋值者。离开人民群众,就没有意义;数据离开了意义,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建设的智慧城市建成后一定是愚蠢城市,与民生实际相疏离。

今天的中国正在掀起一个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而单靠财政放款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激活社会资本与运营模式才是智慧城市的"救赎"之路。据说中国要完成城市化的建筑工作量,相当于新建七个欧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价值创造工程。但创造的价值有多少意义,还不确定。或许当智慧城市的建设用智慧去照明中国的城市化时,创造的价值才能真正造福民生,而不是再为GDP而GDP。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