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资讯|智慧应用|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无线传输开启无线时代 再掀移动终端革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20  来源:智慧城市网  浏览次数:802
核心提示:无线充电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带来充电方式的便捷化,随着无线充电技术从手机、平板等小功率设备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甚至电动汽车等大型设备的拓展,更多的惊喜值得期待。
据无线充电联盟的预测,到2016年,全球无线充电市场产值可能达到270亿美元,“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将会像蓝牙一样普及。”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长唐瑞金预测。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线充电的意义还不仅仅是带来充电方式的便捷化,随着无线充电技术从手机、平板等小功率设备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甚至电动汽车等大型设备的拓展,更多的惊喜值得期待。
 
再掀移动终端设计革命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亚太区消费产品总经理冯捷认为,无线充电首先会在消费电子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起码在手机这个领域,无线充电已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充电设备的能量转换率而言,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能够得到70%左右的转换率,而传统有线充电设备则在90%的转换率左右,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无线充电的便捷性则是有线充电不可比拟的。”
 
冯捷表示,相信未来几年,无线充电的转换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与有线充电相等的水平。“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无线充电的实现还将为手机设计领域带来巨大的创新空间,现在在智能手机上,数据传输基本已经实现了无线化,WiFi、蓝牙等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数据无线交换,甚至还支持图片、视频、音频的无线传输,手机的传输接口基本上只有充电接口是必须的。一旦无线充电技术普及,那么充电接口也可以取消,这样一来手机的外观设计上就可以真正实现全封闭,原来因为接口问题而必须保持的机身厚度也可以进一步变小,这些都会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创作空间。”
 
其实不仅仅是手机领域,在无线充电联盟的技术规划中,未来125W左右的大功率电子设备也将支持无线充电技术,这意味着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GPS导航设备甚至是一些小功率的家用电器,例如台灯、床头音响甚至是液晶电视等都将迎来全新的功能和设计革命。
 
去年6月,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审核机构提交了“在本地计算环境中无线利用电源”的专利申请,准备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实现在同一房间内对多个设备同时进行无线充电。
 
广州出云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张星表示,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在500W功率之类的无线充电技术在转换率、低辐射等方面实现突破,无线智能家居在未来几年有可能掀起一场消费革命,以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来看,无线概念主要还是停留在数据传输和系统智能化层次,只有加入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真正的无线时代才会到来。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突破
 
和便捷性的特点相比,无线充电技术的节能环保特点被更广泛地看好。尤其是在方兴未艾的电动汽车领域,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更是被视为该行业取得市场突破的关键。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最大难题在充电便利性上,即使是汽车厂商目前已经在充电技术上突破了反复充电、家用插座充电两大技术难关,但专业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对此,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黄学良认为,纯电动汽车实现无线充电已是大势所趋,而新的无线充电技术则是未来纯电动车无线充电的关键。
 
黄学良表示,未来无线充电技术还将在与智能电网的结合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如果能在道路上实现无线供电,会进一步降低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更有力地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同时,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建设相结合还可以监控所有纯电动车辆的电池状态,采集高峰、低谷用电负荷及电价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引导电动汽车车主合理充放电,不再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可降低人力管理及维护的成本。
 
不仅如此,据相关专家介绍,如果无线充电技术取得突破,那么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将成“浮云”。届时,公路上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可通过相关设施进行充电,从而可大幅度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由此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降低将会大幅度降低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及售价,更有利于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及应用。同时,驾驶员可通过使用相关识别卡结算无线充电费用,可让纯电动汽车节约充换电的大量时间。
 
如果这项技术得到突破,被视为纯电动汽车“禁区”的重型卡车也可因无线充电而采用大功率电机,让汽车真正进入“纯电动时代”。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