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以往,我们经历了以统计信息和指令性计划信息服务为主、以政策信息服务为主、以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服务为主、以农业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信息服务为主等若干个农业信息服务阶段。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定位,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提供信息服务。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六个方面,可以说就是今天我们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说其为主要内容,是说其服务阶段的标志性和重要性,往常所进行的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服务也照样蕴含其中。在此,需要提出的是,目前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还不够,已有资源深度开发远远不够。从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价值看,这些资源是宝贵的战略财富,其中不仅有直接有利于微观生产经营决策参考的东西,也蕴含有预警性的东西,还蕴含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宏观决策与管理、政策制定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意义上的开发与服务,应该是今后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战略重点,应该加大专门人力和财力、物力投入,同时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甚至立法予以保障。
农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是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衔接或支持农村社会的转轨变型。目前,不少农村传统形式的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与此同时,我国农我国农业照样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根本的原因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后的真空主要由农业机械和为农企业服务所填补。完成这种填补,农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发挥了一种衔接或支持转变的重要作用。如福建“世纪之村”、湖北渔洋溪村等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浙江“农民信箱”、农业部“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它们可以把农业机械和为农企业服务等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力量整合其中,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关系整合起来,通过其体系及网络,通过短信、彩信、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供求行为实行及时地、准确地、低交易成本地对接,从而满足农民(职业化农民、农场)生产、生活中的需求,帮助各种服务商发现用户及拓展市场。
在实践中推进农业现代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今年3月28日,刚履新职的汪洋副总理来农业部视察指导工作时指出,信息化水平是一个部门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领导力,作为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管部门,要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这是今后工作的一个制高点,要从上到下齐心协力抓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最近发布的《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个人认为,实践中在机制培育、基础建设、实施一批示范性项目、政策支持等方面应下大力气。
培育和完善良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机制
需要不断地摸准需求,努力解决好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后,一是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形成发展合力。二是需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三是注重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包括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举办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等),开展项目示范,支持先进适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四是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平台要为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基层合作社提供方便性服务,以降低社会中介组织和小微企业进入农业信息化的门槛及成本。五是需要大力支持企业等市场化力量的服务及经营行为,为他们解决好经营及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如减免其税负、加大贷款支持、降低贷款利率等。六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把开展农业信息化情况列入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业绩考核内容。七是开展农业信息化成果评选,对多年来行动在先、成效突出、社会影响面大的信息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等典型予以肯定,树立先进标杆,使各方面学有榜样。
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针对偏远地区加强相应设施建设,确保通讯畅通。对于游牧民、沿海渔民等活动范围较广的农业生产者,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通讯设备,为其建设小型卫星电话通讯系统,基本实现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推进“宽带下乡”。利用光纤通讯、3G无线宽带网络等信息技术,提高乡村宽带接入能力,加快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推广使用。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三网融合”。紧密结合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开展农村“三网融合”示范工程,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四是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广。鼓励各研究机构、信息化装备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类传感器、计算机硬件模块、相关监控软件等;研究建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光、水、温、肥等条件的需求数据模型,为计算机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装备各类农业生产者。
组织实施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
需要组织实施三类可操作性强、效益明显、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项目。第一类:基础支撑类信息化项目。建设好国家级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库,主要农产品生产信息收集和发布平台,农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国家级农业云计算服务中心等基础支撑性项目。第二类:生产应用类信息化项目。如精准农业、设施园艺、养殖业智能化管理等项目。第三类:经营性服务类信息化项目。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批发市场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制定并实施农业信息化补贴政策
对农户上网及购买信息服务实行补贴。(1)对互联网接入实施补贴。电信运营商要尽可能地降低农村互联网接入价格,政府要对农民上网给予相应的资费补贴。(2)对农户购买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终端设备实行补贴。继续执行家电下乡补贴,加大对购置信息化终端设备的补贴力度,从现在的补贴13%提升到40%以上,通过政府招标确定下乡品牌、价格。(3)对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实行补贴,通过培训掌握电脑基础知识、运用电脑实用技术,让农民达到会用电脑会上网。(4)信息服务费补贴,建议对接受有偿信息服务的农民给予50%左右的费用补贴。
对应用信息化技术产品实行补贴。(1)政府部门通过组织相关机构收集研究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具有的普遍性需求,形成报告向社会公布。(2)发动各类IT企业参与竞争,但要求需先投入开发出可供评审的产品,政府组织机构定期对IT企业开发的产品进行评选,符合需求规定的择优列入推荐名录。(3)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自主选择政府推荐名单内的产品,一旦使用就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先使用者的购买成本。
目前,由于各地条件不同,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一方面是正常的,一方面也确有思想认识是否到位、领导是否重视、有关部门是否提出了得力措施、有否推进计划以及坚持落实的问题。从信息化的特性看,从本人多年调研的情况看,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包括我国东、中、西部)都应该抓紧进行,晚进行不如早进行,谁更早些和多些开展工作,谁就能得到更早更好的回报,谁就能走到前头,谁就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