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9  来源:《财经界》  浏览次数:1547
核心提示: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创新、优化以转型, 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已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破解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成为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创新、优化以转型, 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已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破解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成为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智慧城市(Smarter City)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代表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体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促进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创新、优化以转型,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已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破解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成为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升级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为此,记者专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

记者:自IBM 提出Smarter City 的概念以后,引发了全球专家学者关于智慧城市的探讨,您认为什么是智慧城市?

单志广:从概念上讲,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为宗旨,通过构建城市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 实现智慧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民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是综合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运行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城市产业发展、政府行政效能等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策略和新模式,是信息社会条件下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发展智慧城市,体现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现代城市总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战略制高点。

记者:智慧城市的内涵是什么?

单志广: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是城市的数字化与现代化的紧密融合,一方面要求信息资源可以面向公众畅通流动、信息管道可以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另一方面要求城市产业布局及其治理结构合理优化,城市管理体制高效廉洁。智慧城市大体具有七个特性。

1、广义性:智慧城市不仅仅是城市信息化。智慧城市的四个原则:第一是以人为基础,第二是以土地为载体,第三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第四是以资本为后盾。智慧城市建设绝对是城市一把手工程,要打破部门和行业壁垒,利用城市核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

2、战略性:智慧城市是战略、理念、方向、路径、过程,不是短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具体实现。

3、长期性: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把智慧城市建设看成是一项政绩工程,只顾眼前利益和短时效应,盲目跟风和炒作,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

4、个性化: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自身的个性和特色。 “智慧城市”必然因城而异、各具特色, 智慧的共性之中彰显个性,不可能千篇一律。

5、目标性:智慧城市建设要切实服务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城市公共服务普惠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

6、人本性: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真正把百姓需求和幸福感受放在第一位。

7、开创性:智慧城市是有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和资本运作的,更需要政治和政策层面的支持。

记者:目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加入了智慧城市建设大军,我国也不例外,您认为,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单志广:第一,有利于推动以工业化理念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向生态文明观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要面向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城市,打造超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模式,实现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方式等全方位转型。

第二,有利于推动以产业和GDP 主导的城市功能向生活主导的城市功能转型。长期以来,我国过多地强调了城市的GDP 功能和建设生产性城市,现在要向生活主导的城市功能转型,注重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城市和幸福城市。

第三,有利于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载体城市向现代服务产业、新兴产业、智能产业、文化产业为主的载体城市转型。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泛在化、 融合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有利于推动发展高端服务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有利于推动城市管理的模式、手段从原来的粗放型、经验型、公众参与少的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法治化的管理转型。物联网等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感知的实时化、智能化,加强城市空间要素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

第五,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参照系从模仿西方向回归东方、突出中国特色转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要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注重突出以中国人为主体、发挥中国人的智慧、保障自主可控,体现东方智慧和中国文化。

因此,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记者: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如何?

单志广: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宽带化、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各地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95%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 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230 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在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同时,中部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圈等也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有35 个城市人均GDP 在4000 美元以上,其中人均GDP 在8000 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9 个。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