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如何安稳落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5  来源:中华建筑报  浏览次数:518
核心提示:今年1月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也公布在即。有专家在5月23日举行的2013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实质推进期。
今年1月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也公布在即。有专家在5月23日举行的2013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实质推进期。

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巨大,同时,对推进我国城市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智慧城市将如何落地?在建设进程中又面临哪些问题?

智慧城市投资政府占主导

怎样理解智慧城市?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看来,智慧城市是城镇化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信息化达到的新高度,智能服务是其重要标志,智慧城市应包括物联网。

邬贺铨指出,智慧城市离不开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宽带城市、感知城市,这些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智慧城市应该是创新城市、人文城市、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他说。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对全球2013年智慧城市市场发展的预测,2013年全球70%的智慧城市项目都聚集于能源、运输、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得到了国家和国际政府的资助。

对此,邬贺铨认为,我国大部分智慧城市项目聚焦于安全交通领域,能源领域还没那么多。目前,我国主要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政府都扮演了主力军角色。他预测,2013年~2015年,至少有70%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管理者将由城市领导出任。

“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北京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瓶颈。”在邬贺铨看来,除了环境污染以外,普通民众交通、住房压力大也是北京市政府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他建议,这些不能仅靠政府治理,还需要市民参与。“由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共同参与管理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邬贺铨说。

有框架但缺乏建设标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智慧城市的框架已经出来了,但不少构想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具体的建设标准。目前,只有住建部提出,将在3年~5年的创建期后对智慧城市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现在,全国已经有300多座智慧城市,这些城市都在做自己的城市规划,但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缺少标准。首先,整个标准体系目前还没有建立健全;另外,相关的新标准还处于缺失状态,由不同的标准化制定组织共同来制定标准,有可能造成标准交叉和相互重复,从而给产业界造成一定的困难。

“建设标准化将对智慧城市建设起到助推作用。”在刘多看来,建设标准化能促进互联互通和共享协同,使得各个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数据共享和互通。此外,建设标准化还能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杜绝厂商绑定行为。

“就目前看来,我们整个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标准化工作制定部门来说,应该马上编写标准,促使智慧城市做大,保证其有序地发展。”对于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而言,现在是非常好的发展时机。有了具体标准后,能够促进整个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刘多说。

智能建筑推动智慧城市落地

城市之所以叫城市,是因为有建筑,但是我们很多智慧城市的规划方案里却不谈建筑。“在论坛上,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程大章表达了他的疑惑。

程大章指出,当大量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实现了智能化后,生活在智慧城市里的居民才能有一个现代的工作场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场所,信息交互服务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认为,智能建筑是我们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程大章说。
 
除了将城市生活智能化、便利化之外,智慧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关键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要走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建筑节能受到了市场关注,成为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智慧城市如何落地的问题,相关专家表示,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提出了较高要求。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要做到”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环节的总能耗应下降50%。而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要求更高,要做到“采暖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其中,很多指标都涉及应用层面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智慧城市应用层面的问题,智慧城市才可能落地。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落地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