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全方位竞争时代来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4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322
核心提示:如若时间倒退几年,大部分企业恐怕将“智慧城市”定义为一场豪赌,虽然谁都知道赢面较大,但都迟迟不肯下赌注。说其赢面较大,是因为中国必然要应对和解决城镇化引发的连锁反应,而不肯下注的原因则在于,一切终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终究没有一个明确的期限,更无法预料其中将会遭遇何等的拉扯。
如若时间倒退几年,大部分企业恐怕将“智慧城市”定义为一场豪赌,虽然谁都知道赢面较大,但都迟迟不肯下赌注。说其赢面较大,是因为中国必然要应对和解决城镇化引发的连锁反应,而不肯下注的原因则在于,一切终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终究没有一个明确的期限,更无法预料其中将会遭遇何等的拉扯。

止步 驻足 观望

这也如同中国城市中的百姓,抱怨糟糕的空气、拥堵的交通、被质疑的水源、无奈的高耗能,人们无一不在期待在这座城市生活得更加舒适、便捷,然而这种期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闲谈罢了。

而现在,改变已然开始。当2013年到来的时候,“智慧城市”正在逐步走入城市每一个简单而不平凡的区域。这将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升级战”,却也如涓涓细流穿过城市的每一片角落。

“强心剂”一出各方无需“潜伏”

何为“智慧城市”?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为其做出一个定义。不得不承认,它经常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那么该如何对它界定?

于2008年首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IBM公司给出的定义颇受各方认同:绿色便捷的智慧城市设计、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健康和安全的智慧城市医疗网络;建筑物的架构和建造原则以及利用雨水替代处理水的方法;提高智慧城市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数字化创新城市引发战略投资,吸引业界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企业入驻。可以说这五个方面,涵盖了智慧城市的核心。

而鸟瞰中华大地,这一次,大规模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箭在弦上。

2013年1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公布了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在内的90个城市(区、镇)的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紧接着在5月,住建部再度启动2013年试点申报,间隔时间如此之短令外界拍手称快。

“开展2013年试点申报工作,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做好材料审查、实地考察和初评工作,编写书面评审报告,并要求在6月底完成。”住建部在向社会公开的文件中明确指出。

记者注意到三个细节:其一,此次试点的申报数量缩减为每省两个;其二,申报城市应在明确当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分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编写申报书、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其三,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截止日期。

可以说,这些细节都说明了管理层在此次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谨慎、务实的态度。记者不由得联想起过去五年我国风电、太阳能等产业令人痛惜的盲目发展,对比来看,面对这一次市场机遇,各方变得理智与成熟很多。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此的一句评论便引来了各路媒体的疯狂转载:“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句话之所以被媒体疯狂转载,因为他在描绘“智能城市”的未来愿景的同时,更囊括了政府、相关企业以及城市居民。

说到底,智慧城市的推进终究要依赖多方的能量。

全方位竞争时代来临

资本市场总是易变的,但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当智慧城市在我国兴起之际,资本市场便给予了最迅速的响应。

据了解,继此前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2013年4月又有两家商业银行表示将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目前相关投资已有望超过4400亿元。根据目前的投资水平估算,“十二五”期间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将会达到2万亿元左右。

这也就是说,仅智慧城市这一主题投资将高达2008年金融海啸时国家投资额的一半。毫无疑问,这将是2013年市场中最大的主题投资机会。

从一个概念,到拉动国家经济的强大动力,智慧城市已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期待,也成为许许多多公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噱头。

谈到这,或许有人要问:哪些公司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本刊记者倒是认为,这其中并无“争霸”的概念。

IBM的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其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再联系到上述IBM公司对智能城市定义的五大方面,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智慧城市有着多重要素的侧重。有些着力于技术应用,有些关键点则在网络建设,有些专注于产品研发,有些则在于精密的生产制造。如此多的业务单元,全球范围内尚没有一家公司全部涉猎,大部分公司只精通某项或者某几项业务,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市场竞争将是多元碰撞、实时更新。同时因为“智能城市”建设中加入了市民的参与,反馈直接、互动性增强,因此因需而建的公司将会颇受市场重视。

从这个角度分析,智慧城市相关业务板块竞争也将会更加充分,因此也便更值得期待。

智慧城市的“惑”

正如上文所述,智慧城市主题拥有许多“诱惑”,但也并不缺乏“困惑”:虽然各地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已陆续展开,但对于如何建设,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

比如,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预计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中国建筑物的供暖效率仅为工业化国家的1/3,然而究竟将以何手段实现建筑物节能?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装配了诸多楼宇自控设备,状态控制照明传感器在感测到室内和公共区域有一段时间无人活动后,会自动关闭照明设备,而超级光敏传感器可根据楼宇的自然光强度,对照明设备的亮度进行自动调节。与此对照,中国在智能建筑方面的“智”普及率实在太低。

再比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201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2015年将突破3000万辆大关。然而汽车尾气排放的不断上升,阻碍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的进程。尽管政府出台了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但由于缺乏便捷的充电系统,消费者的认可度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电动汽车价格高、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短以及缺乏新技术的普及都阻碍了消费者选用电动汽车。

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正是智慧城市未来建设的核心要点。

不过依旧要客观地承认,即便在IBM提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五年后,智能城市仍然是一个十分新鲜的概念,转变人们传统能源管理方式尚需时日。由于缺乏高效整合资源的系统化设计,缺乏能够让所有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并共享数据和资源的开放式平台,以及缺乏相关政策的连续性,我国的智能城市建设要更加复杂。

因此在实施可靠的智能城市计划的过程中,更需要发挥所有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的积极作用: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财政支持发挥牵头作用;投资者、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技术提供商,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商等企业要有动力去贡献自身的行业经验和先进技术知识;最后,最终用户应该得到知识普及,以便更好地了解建设智能城市的益处。

这是一个令各方均期待与兴奋的新领域,夹杂了对当前环境的不满,更饱含对未来的期许。当我们在探路时,既需要不断向前的执着,又需要破釜沉舟时的智慧,因此在这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公司与现象。

以此为始,我们关注,我们调研,我们将之延展。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试点建设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