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资讯|智慧应用|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二维码或取代域名 安全隐患待治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1320
核心提示:日前,一幅巨型二维码图案亮相合肥森林公园。据了解,该二维码长宽均为80米,其中绿色区域为草坪,白色区域用石子铺就。游客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扫描后,将能听到风声、雨声、鸟叫声等与森林有关的音乐。 
日前,一幅巨型二维码图案亮相合肥森林公园。据了解,该二维码长宽均为80米,其中绿色区域为草坪,白色区域用石子铺就。游客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扫描后,将能听到风声、雨声、鸟叫声等与森林有关的音乐。 

时下,正是西瓜种植大县———河北省阜城县“漫河牌”西瓜上市的季节,每一个即将成熟的西瓜上都贴有二维码,消费者购买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获知西瓜的产地、品种、生产标准、授粉日期、种植户名称等内容,实现对西瓜的追根溯源。目前,阜城县4万亩西瓜已有60%采用了二维码技术。            

“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可能不需要域名。”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近日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需要注册网址,只需一个号码,用二维码一扫,所有的服务都可以提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对二维码的大力推广,二维码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与此同时,使用二维码导致的话费丢失、隐私外泄等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二维码正在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无处不在的二维码

“ 不知道二维码?你OUT了!”本着学习的态度,记者加入一个有着500余人的二维码行业交流群后,看到第一句话就倍感羞愧。据A rbitonandE disonR earsh最新研究报告,今年1至2月,53%的美国受测者拥有智能型手机,其中21%的智能型手机用户至少扫过一次二维码,2%的用户每天都会扫二维码。

对于中国用户来讲,二维码同样不陌生。继“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论述之后,在近日召开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称,未来的互联网可能不需要域名,将被二维码所取代。

显然,这样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从地铁广告、火车票、飞机票、快餐店、电影院、电视屏幕到听音乐、买菜、赏花、扫墓,二维码应用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自河南平顶山锦程果蔬合作社的程莹莹近来十分高兴,在5月18日于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交易博览会上,凭借着黄瓜、番茄上的二维码,他们的绿色蔬菜推销起来更有底气,吸引了一些全球超市采购大佬们的目光。

在山西长治,市民黄刚在等车之余,用手机扫下了公交站牌上最近出现的二维码,发现他等的车还有6分钟到站。除了到站提醒,公交二维码还可以实现公交定位、线路查询等功能。越来越多的城市,扫二维码等公交、打的,正在成为现实。

“不需要任何人工输入,就能找到我要下载的应用。”在北京读研的网络“发烧友”王博说,坐地铁时,地铁通道上经常出现的应用广告经常引起我下载试用的兴趣。没 有 二维码时,只能回去上网 搜索。现在,二维码省去了寻找的过程,拉近了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距离。

“其实,二维码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自2007年起国内二维码应用就已日渐增多。”2005年就从事二维码行业的华阳信通董事长黄新山表示,只是在“云”概念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爆发增长之后,二维码行业才从“ 概 念 传播”转向了“标准产品”,真正迎来了春天。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17亿户,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首次突破100M,达到117.4M。业内人士预测,年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有望突破9亿大关。

病毒传播的新渠道

500多个汉字或2710个数字,一个二维码能容纳的信息比普通条形码高出几十倍。只要用智能手机对着它扫一下,便可添加微信好友、下载优惠券、浏览网页、视频等,甚至有人用二维码制作成自己的个人名片。“扫一扫”,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时尚用语。

然而,带来便利的同时,二维码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

近日,家住太原市五一路的李女士刚刚遭遇二维码陷阱。她在一个扫二维码赢优惠券的网站上,扫了一下二维码后手机中了病毒,反而把刚充好的120元话费扫没了。类似的遭遇,正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山西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表示,尽管数额不大,但去年以来,利用二维码诈骗的案件明显增加。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所长宋彤说,相比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数据显示,2012年C N C E R T监测和网络安全企业通报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为162981个,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较2011年增长25倍。其中,二维码正在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址传播的新渠道。

信息安全高级工程师陈德龙称,二维码只是一个中介,它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同时也会被黑客利用,存储病毒软件的链接地址。对于普通市民来讲,二维码是否有病毒信息很难辨别。消费者用手机扫二维码时,就可能下载到病毒。

太原移动技术人员称,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生成一个二维码并不存在技术门槛。只需要在互联网上任意搜索一款“二维码生成器”,然后把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能生成一个迷宫似的二维码图片,整个过程甚至不用1分钟。

金山网络首席执行官傅盛称,除了手机病毒,窃取用户隐私的钓鱼网站也在不断增加。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日渐严峻的移动互联网安全形势面前,由于用户普遍缺乏防范意识,二维码的推广也增加了病毒的传播率。

监管缺失亟待填补

“二维码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不能因为诈骗而因噎废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主任杨坚争表示,手机摄像头和二维码识别软件结合,相当于每个手机用户都拥有了一台便携式的读码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作为一项更先进、更有效率的编码方式,二维码终将替换现有的条形码。

对于二维码的推广存在安全隐患,杨坚争称,在二维码兴起的时期,用户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行业也应自律,完善相关规范。

专家建议,“扫一扫”前,消费者应尽量先核实二维码的来源,选择正规企业、商家发布的二维码来扫描,如果是商场的促销二维码,也要向该商场核实后再进行扫描。

据了解,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二维码专项工作组已于去年成立,并推出了国家物联网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和推广二维码技术标准。然而,仅仅有技术标准,显然难以根治二维码的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对二维码使用的监管缺失以及行业的低门槛才是其安全隐患的根源。目前注册一家二维码企业并不需要什么专业资质,制作、发布二维码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二维码的使用标准以及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亟须从门槛、资质、认证、备案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环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