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智慧应用|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创新方案 » 正文

软件产业黄金十年之成都样本:西部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08  来源:中国电子报  浏览次数:2142
核心提示: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崛起。身居中国西部内陆核心地带的成都敏锐地把电子信息产业确立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号工程”。


 成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已形成信息安全等6大特色产业集群

   
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成都,随着一个新世纪的到来,开始了她的软件梦想;十几年过去,成都的软件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从2001年到2011年,成都市软件产业总规模从40亿元到1309亿元,名列中西部之冠;软件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以硬指标拿下“中国软件名城”的称号;从几十家企业发展到近千家,IBM、SAP、马士基相继入驻;从业人员由1.3万增长到23万,人才回流频频出现……
      
  数据见证历史,成就抒写辉煌。正是这些日新月异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和变化。
       
进入21世纪,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崛起。身居中国西部内陆核心地带的成都敏锐地把电子信息产业确立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号工程”。2003年3月,以“高水平、高规格、国际性”高调亮相的第一届中国国际软洽会,标志着成都向世界打开了发展之门。“我佩服成都市10年前做出这一决定的勇气。”10年后,在中国软件名城授牌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由衷感叹。
   
政府主导构建完整产业体系
  
从18号文件到各地扶持软件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软件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认为:“成都这个城市特别适合发展软件!”10年来,成都市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群,回顾软件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政府意志不可或缺。”葛红林说。
       
10年来,成都市在软件人才队伍、公共平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编制了关于3G、云计算、软件产业和信息化等10余个产业规划。在政府强力支持下,成都已经形成了信息安全、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产业6大特色产业集群。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辐射拉动作用强的新型软件服务业结构。亲历产业环境变化的迈普董事会秘书冯斐感叹:“近几年,成都软件产业链、产业群迅速壮大,这让我们在周边找配套变得很容易。”
  
目前,成都市已形成了“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的产业格局。一个核心区,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武侯、金牛和锦江的软件产业主体发展区。两条产业带,即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要聚集区,连接武侯、青羊、金牛和都江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带;以锦江区红星路连接武侯科技一条街及音乐街区的数字创意及信息服务产业带。
       
相对北京的基础软件优势、南京的应用软件优势、深圳的互联网和通信设备企业优势,成都低调而含蓄,因为她的特长是信息安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长虹介绍说:“成都市已经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和信息工程涉密系统集成服务企业,一批以网络通信和信息安全科研为主的核心技术企业,一批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信息安全企业从业人员逾万人。”
     
人才是成都软件产业崛起的关键因素。“目前,成都地区各类软件人才总量已近23万。高素质信息人才聚集度位居西部之首,人力成本还低于沿海地区,且十分稳定。”李长虹说。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志光说:“过去我们的学生考虑就业的地方首选上海、广东、北京。近几年,首选成都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大概有30%~40%的学生会留下来就业。而且人才回流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目前,成都市共有涉软企业技术中心77个,2011年全市软件产品登记累计达3769个。2015年,成都市的发展目标是,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200亿元,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经认定的软件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登记软件产品达到6000个。“我们较早地把软件产业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中来谋划,为其在成都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葛红林说。
    
市场牵引 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荣
    
十年中,成都市一直重视软件的示范应用带动作用和产业融合渗透能力,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巨大应用市场。而软件产业也以其独特的功能反哺着这座城市,让她变得更加智能和智慧。
   
结合市场应用发展软件产业,让产业服务城市发展,成都做得有声有色。为了推动应用软件发展,成都首先把政府的市场释放出来。“让我们国产的软件在政府项目中得到应用,并以此应用案例帮助我们的企业开拓国内外更大的市场。”李长虹说。成都市编制完善了政府采购软件产品及服务的目录和标准,鼓励采购国产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到2015年成都国产软件采购率将达70%以上,其中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采购率在50%以上。
   
难忘都江堰震后重建的峥嵘岁月,更赞叹软件和信息技术的重要力量。都江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任可佳说:“在震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帮了我们的大忙。”经历了震灾后的都江堰,城市损毁非常严重。在重建的过程中,要拆掉1500多栋房子,要根据灾民受灾情况进行相应额度的补助,如何妥善安置、补助这些住户,成了大难题。“这是个庞大、繁琐的工程,用传统的人工核查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任务的,而且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社会矛盾。只有信息化手段才能解决这个难题。”任可佳说,“我们根据灾后的重建工作,开发出适用的数据系统,把庞大的基础数据录入到信息系统中进行比对,细分登记灾民的受灾情况,分出不同的等级给予相应的补贴。”由于这些工作都在网络上公开进行,阳光透明的工作机制和科学的方法,让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
       
让曾经辉煌的成都制造业基地再现辉煌,信息化再显威力。成都市通过启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面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航空、食品物流等传统优势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需求,推动软件在各传统领域生产、研发、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广泛应用。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研发院副院长高克超说:“软硬件的融合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内涵。过去我们用人工编程,需要4天多,现在用软件几分钟就可以实现。”
       
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际,成都敏锐地把握住这一软件产业发展的难得商机并抢先布局。充分利用集聚的科技资源、便捷的信息通信、活跃的信息服务市场,成都在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探索应用服务的有效模式,并初见成效。成都云计算中心主任王建波说,成都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等20多个项目都使用了云计算中心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
   
“成都是内陆城市,我们要根据本地的特色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来发展软件产业。那就是撬动巨大的西部市场,培育和带动国产软件企业的发展,打造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世界软件名城。”李长虹说。
  
创新转型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十年中,成都市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政府积极支持面向产业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软件技术研究开发,多方营造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企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从成都本土成长、擅长银行业务流程外包的成都三泰电子,正积极向金融整体业务流程外包、知识外包转型,董事总经理陈延明说:“我们要为银行提供咨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只有往高端服务走,才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
  
同样,十几年前就开始做欧美外包的颠峰软件,其70%以上的业务来自欧美,正从传统的软件外包向“创新外包”转型。“希望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让传统外包和创新外包的比例由4∶6变为2∶8。”董事长张玮表示。
  
2008年建成的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已逐步形成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现、筛选、培育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解决方案,其软件企业打包贷款服务,已为近百家软件企业提供贷款超过1.8亿元。
   
正是拥有研发优势和人才,成都也被国际IT巨头寄予了厚望。“无论戴尔、富士康,还是联想,IT企业西进成都,都不是以单一的产能转移为核心,而是将成都纳入其生产、研发、销售的全球产业链之中,进行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产业链高端整合。”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婷婷说。
    
过去十年,成都软件产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更好的机遇、更新的跨越是在未来。“成都软件产业更大的发展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李长虹说。
     
新起点,新征程,新未来。成都市委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再一次显现支撑引领和渗透融合的力量。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