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专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18  来源:国家测绘局网站  浏览次数:1786
核心提示:正当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全面开花之际,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怎样建设智慧城市?就数字城市今后还怎样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谋划、科学谋划、长远谋划、积极作为,明确提出了“构建智慧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壮大地信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为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

正当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全面开花之际,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怎样建设智慧城市?就数字城市今后还怎样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

记者: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什么又启动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李维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得到了城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产生了很大影响,成效非常显著,在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服务城市科学决策、管理服务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广泛开展数字城市建设与应用之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主要是基于技术进步、需求发展以及抢抓机遇方面的考虑。

2008年,美国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彭明盛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全面的智能化,立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与发展契机。2000年欧盟启动AMI项目推动物联网建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先后启动了新一代网络发展战略;南美的巴西2011年在里约热内卢建立了应急反应智能系统,推动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

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快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2011年、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要“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国内部分城市也着手构建“云计算中心”“物联网”等设施,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构想。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信息化新一轮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数字城市建设,还是智慧城市建设,地理空间框架都是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重要职责。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智慧城市建设,将引入时间概念,把各时期的地理信息都能按需反映出来,发展为时空信息数据库和时空信息云平台,这将更加丰富,是动态的、实时的,能更好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工作重点,一是建立时空信息数据库,即通过完善蕴含时间信息时空信息数据,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我们可以在已建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扩充、添加时间属性以及数据重组,实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二是构建时空信息云平台,即以直观表达的时空信息为基础,接入物联网实时感知信息,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功能软件和开发接口的服务,即提供智能化的时空信息服务。三是开展应用示范,即在时空信息云平台基础上,形成更加切合实际需求的智能、高效的应用系统。

记者: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李维森:自200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项目,特别是2009年在德明局长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各相关城市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加快建设速度,加大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0余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0多个城市已建设完成并全面投入应用。

应该说,数字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产品推介宣传的先进手段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便利帮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近年来,对200多个城市约20万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高精度、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航空摄影;采集处理了城市多尺度、多类型、多时相的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成了一大批规范、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夯实了城市信息化的基础。

二是有力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城市搭建了面向政府、面向公众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城市其他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文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整合集成应用,促进了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重复投入等问题。

三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技术和软件体系。研制了30余项国家标准和10余项行业标准,形成了数字城市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确保了各个数字城市能够纵向与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字县域上下贯通,横向可与相邻地区在空间上左右相连,专业上可与各种专题信息集成叠加;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分布式存储、多节点协同、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形成了以NewMap、MapGIS、SuperMap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部分功能和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奖励。

四是全力拓展了测绘保障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各领土得到广泛应用,专题系统涉及国土、规划、交通、房产、公安、消防、环保、卫生以及公众服务等几十个领域,有力提升了政府决策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有力地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城市已成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目前,国家、省、市财政投入的数字城市建设资金达到60亿元以上,带动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等领域的众多企业积极参与,拉动地理信息产业服务产值300多亿元,极大地扩大了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模,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六是有效带动了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制及机构建设。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城市人民政府主导、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健全更新维护与应用推广的长效机制,以地方法规或政府文件的方式,确立了公共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地位,有效带动了地方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责落实。截至目前,80多个城市成立了市测绘地理信息局,200多个城市建立了地理信息中心,完成建设的15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

七是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人才队伍。在中组部大力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连续5年举办了数字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累计培训了近200名城市领导,这些城市都积极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在有关大学举办了学制3年的数字城市研究生班,已为各省、地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级技术人员30多名,成为数字城市建设技术骨干;在政策、标准、技术、软件等方面陆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短期技术培训50余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各省、城市)已形成了以青年骨干为主的上万人的数字城市建设、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的技术队伍。

数字城市取得的成就,为智慧城市建设在机制、管理、建设、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请谈谈数字城市今后还怎样发展?

李维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并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最活跃的区域,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区域。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围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构建智慧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壮大地信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速度。力争2015年全面建成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有条件的县及县级市建设成就显著,并实现整个市域的贯通覆盖,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全社会充分共享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成果。

二是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的拓展,实现市域内与地理信息相关的部门全面有效作用,较大提高其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确保数字城市建得起,用得上、用得好,并将着力推进面向公众的社会化服务。

三是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向智慧城市发展,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实践与应用,逐步实现对城市的动态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及智能化运行,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提升。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