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全球论坛即将为成都带来世界的关注,我们应该给世界呈现一个怎样的成都?“首位城市”重任在肩,其丰富内涵中“开放主阵地”的重大功能如何发挥,怎样理解新型城镇化集群发展的重大趋势?就此相关问题,记者在北京专访了国际知名学者、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黄万盛。
智慧城市
看重人们生活在其间的亲身体验、个体感受
财富成都
国内外资本对中国西部巨大发展潜力很认同
城市发展
不要一味把城市做大,超大城市发展不可取
国际趋势
投资者更看重布局合理、产城一体的城市群
我们应该给世界呈现一个怎样的成都?怎样理解新型城镇化集群发展的重大趋势?
巴蜀文明孕育出的成都,在历史、文化、哲学、生活方式上都有极其深厚的沉淀。成都选择将城市群做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符合现代的国际化城市发展趋势。
深厚人文积淀 是成都的“魂”
“国际社会越认同成都,成都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在谈到关于城市发展的各个话题时,黄万盛都格外强调“人”的作用和感受。“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智慧城市,这是有深意的,否则为什么不叫"知识城市"、"科技城市"?”他自问自答地说,因为“智慧”是经过主体反思后的结果,“智慧城市”看重人们生活在其间的亲身体验、个体感受,所以城市与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来源,而独特城市魅力的形成,则意味着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财富全球论坛在上海、香港、北京之后选择成都,代表着国内外资本对中国西部巨大发展潜力的认同。在黄万盛看来,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认同感”。那么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增进认同感?他认为巴蜀文明孕育出的成都,在历史、文化、哲学、生活方式上都有极其深厚的沉淀。“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令这座城市充满了自然主义生活情趣,可以从中提炼出属于成都的文化品质。”黄万盛说,只有当一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魂”,“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归宿感,才会主动打开门说让别人来家中看看。否则巴黎、纽约的人来了,觉得这儿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产生不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国际化也无从谈起。”
成都新型城镇化道路 符合现代国际趋势
“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让城市布局更合理,把城市群做大。”
谈到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城市架构问题,黄万盛说,成都一定要吸取“前现代化”的教训,不要一味只把城市做大、走超大城市的发展道路。成都也提出了围绕“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城市架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小城市的组合布局,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并最终形成中西部地区最具承载能力和竞争优势、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群,在四川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当好“首位城市”。
黄万盛认为,成都选择将城市群做大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符合现代的国际化城市发展趋势。“我生活在波士顿,那里看不到连片的摩天大楼,反而多是三四层的小楼,但没人否认波士顿是一座充分现代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黄万盛说,这在于布局合理、产城一体的城市群,将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意愿到城市投资兴业的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以就业为例,产城融合越紧密、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越能提供多样性的就业机会。“人们在就业资源的选择上越发多样性,寻找到与自己心灵配合度高的职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参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此,个体创造性的激发与城市活力的发展将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在文化心理结构上产生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深刻的情感寄托。“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科学的发展理念将帮助成都达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