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新型城镇化启航:规划有望两会前后出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6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浏览次数:1566
专家提醒谨防城镇化扩张陷阱

按照《规划》,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进行。在轰轰烈烈的城镇化“造城”和城镇化投资热浪下,专家提示,需防范出现以追求土地扩张为主的“伪城镇化”思路,围绕人口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成为各地城镇化体系建设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关系,成为地方方政府在推经城镇化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一旦地方政府加快城镇化建设,或会造成投资过热,并加剧通胀的迅速升温。

暨南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恩表示,在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管理制度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以广东省内的城中村为例,解决异地型农村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要发展当地现代工业、统筹资源、改变市民观念。实际上,各地城镇化有其区域特色,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的建设难以为继。”陈恩如是说道。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也表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20年维持高速发展的动力,地方政府的举措紧跟中央步伐,认清了城镇化带来的机会,这值得肯定。但过多炒作城镇化没有意义,毕竟城镇化需要切切实实地推进,而不是投资概念上的炒作。

资料显示,从2009年至今,关于“地方债”危机和地方政府“破产”的消息就屡次见诸报端。一旦从2013年至2020年继续“大干快上”基建工程,或将再次加剧地方政府的负担。

此前农业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借新型城镇化之名,行过度投资之实,并提醒应警惕投资过度带来的新一轮产能过剩。

贺铿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呼吁,城市化一定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向前推进,城市化不可能不发展房地产,但要依靠市场的方式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北京大学房地产发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杜猛也强调,现有的这种城镇化发展方式可能带来房地产化,发生像三亚、鄂尔多斯等城市发展的弊端,它没有产业只是一个空城;另外,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防止像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城市的贫民化。

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近期在北京表示,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或房屋,同时还应考虑生活品质和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创立的是一个框架和体系,包括需要建立起法律法规方面的框架。一旦有了这样的框架,就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资金和人才,推动城镇化获得创新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2011年表示,中国城镇化近年来之所以处于高速推进期,与“土地等资源成本过低”、“劳动力成本过低”、“污染环境付出的成本过低”这“三低”因素相关。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是51.27%,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蓝皮书称,按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就曾表示,新型城镇化面临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实现已进城农民工平稳有序的市民化,第二个挑战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对人口和劳动力的需求。

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分析人士指出,为何此前的城镇化会出现粗放型的“人口比例和面积扩张”,这与城镇化初期的资源供应有关,更与相关制度密切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户籍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杜猛此前在和讯网2013年年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户籍制度,才能真正让城镇化健康发展,否则的话,不打破户籍制度,城市化运动或者我们的城市化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

“也就是说把人分几等这种方式是坚决要去除的,因为它完全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杜猛表示,“我们不可能看到既一片辉煌又要用封建那一套的方法管理现在的市场经济,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它会带来畸形发展和后遗症”。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城镇化的核心是要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现在的城镇不能以户口为限,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全面覆盖,不能再以户籍作为借口来阻碍城镇政府发挥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贺铿说对城镇化的提醒是:“我认为现行的土地制度既制约农业现代化,又制约真正的城镇化。土地制度不进行改革,土地不能有偿的流转,你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化。”

杜猛也强调,土地政策的改革方向不是简单把地分给农民,使土地可以流转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认为,改革的目标,不管土地政策怎么改,要让8亿农民受益,不是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受益。要规避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受益,规避开发商的获利,让低收入阶层顺利进城,让农民进城后无后顾之忧,才能防止城市最后成为一个空城。

杜猛一再强调,土地改革的政策可以阻止通过土地改革的红利让部分利益集团获得利益,从而让农民获得利益。

知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撰文称,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具体而言需要从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入手,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取消剥夺农民的征地环节,废除“18亿亩红线”,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

“这项改革不仅可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城镇房价,有助于城镇职工安家,且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使他们有可能在城里租房、买房,进入并且真正融入城镇的经济与社会。”许小年表示,目前,已有一些地方进行了改革试点,要想在全国范围推广,就须平衡已经相当紧张的地方财政,否则,就有可能因土地收入的减少而引发地方性的财政危机。

据记者了解,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正在制定中,但这个条例的出台前提是先要对上位法《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这已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规划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