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现在,中国城镇化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今后,提高城镇化质量将成为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一方面,城镇化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让大量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在城镇获得比较稳定和长期的就业并定居下来。另一方面,城镇要走精细化管理的道路,智慧城市大有可为。
促进城市包容性发展
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和预测,2011年,全球总人口达到70亿左右,城市人口占52%。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到93亿,城市人口达到67%。2020年左右,全世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的绝对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都会下降。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向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集聚,城市将在人类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全新的现象,将给人类社会的运行和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化步伐大概会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即发展中国家较快,发达国家较慢的格局。发达国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总人口增长放缓,而且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但是发展中国家情况是相反的,城市化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新的技术突破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广为关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可能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包括3D打印、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结合乃至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深度普及和应用,无疑会引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新一轮调整。
总体来看,即便在发达国家内部,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得到相同的发展机遇,有的城市受益多一些,有的城市则小一些。这既和产业基础有关系,也和各城市采取的政策有关系。
促进包容性城市的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新挑战。全球有70多亿人,约8亿人生活在贫民窟里,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中有30%多生活在贫民窟里面。在发达国家也有城市悖论:发达国家城镇化接近饱和状态,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城市中,所以失业、吸毒、犯罪社会问题,也就表现为城市的问题。实现包容性城市发展,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各城市共同的任务。
城市发展理念逐步更新
对城市的结构进行精细化的研究和改进,将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对城市结构进行优化的话,那么能源消费量能够减少90%95%。即使这样的研究结论太乐观,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到城市结构优化的潜力。
城市发展的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比如,越来越多城市超越行政界线,按照经济功能来统一规划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再比如,城市联合体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诸如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一类的组织,可以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交流经验、分享智慧、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促进城市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也有一些新理念。简单说,以前对相对落后地区侧重“输血”,现在侧重“造血”功能的培养。同时城市规划的理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简单地概括,城市规划不再被认为仅仅是规划专家的事,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利益相关方全面全程参与的博弈过程。规划者不仅仅要扮演技术专家的角色,还要扮演沟通者和协调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