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三巨头视二维码为战略高地:中小企业被挤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1  来源:南方网  浏览次数:1415
核心提示:中国智慧城市网讯:二维码的门槛不高,两三百万,几个月就做出来了。对大公司不是问题。当市场火起来,大家心态是‘我不能没有啊’,想当然去装。有些软件尽管装机量很大,用户未必真用得上它的二维码功能。
中国智慧城市网讯:二维码的门槛不高,两三百万,几个月就做出来了。对大公司不是问题。当市场火起来,大家心态是‘我不能没有啊’,想当然去装。有些软件尽管装机量很大,用户未必真用得上它的二维码功能。

● 目前还在二维码上挣扎的小公司所剩不多,上海翼码、新大陆靠卖设备撑了下来,已属稀罕。银河传媒、飞普越等知名厂商光景暗淡,濒临倒闭。

● 微信的总负责人张小龙已多次提出,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入口。更多人开始相信,在微信的地盘上,“扫一扫”的潜在价值或许要超过“摇一摇”。

进入2012年,大街上二维码变得随处可见。

从户外广告到报纸杂志,从企业营销到个人品牌,二维码这个“传统符号”一夜间成为打通线上线下的神奇工具,伴随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成为“新兴玩意”。

2012年10月,腾讯CEO马化腾在移动开发者大会上一句“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昭示着互联网界的大佬们已经加快脚步,跑马圈地,迅速分食蛋糕。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许吉更预测,二维码应用将在2013年迎来井喷期。

二维码市场从早年的蓝海变为红海,二维码已是移动互联“标配”。参与者不仅有微信、大众点评、支付宝,淘宝、1号店等电商也加入了瓜分,甚至QQ浏览器、360手机卫士、UCWeb等都有此功能。随着巨头加入竞争,市场先驱者、小公司纷纷“出局”,不少历经市场培育期才刚见曙光的中小型二维码企业,却只能转身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保一席之地。

中小型二维码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二维码起源于日本,是一种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黑白相间图形,具有储存量大、追踪性高、成本便宜等特性。二维码并不是一种新技术,但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识别功能,将印刷在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多种载体的二维码输入手机,从而使地理位置、线上线下、人和移动设备等信息交集,却让二维码成为与移动互联网最适配的工具之一。

2012年,随着腾讯、阿里巴巴、1号店等互联网巨头的介入,二维码行业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根据马化腾的设想,微信是腾讯第一个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截至目前,微信已经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设计了基于APP之间的API,可以跟微信的APP进行互动、整合,能够互相呼叫和跳转;第二是做了二维码,可以和其他线下的商家、内容源做整合。推出之后,包括微信的公众账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员。

业内人士认为,在二维码还是一片蓝海时,早期创业者奋勇跳入,并曾享受80%的市场独大。而到今天,腾讯、阿里等巨头入驻后,这批创业者可能迅速被挤下擂台,使得二维码成为一个“高危”行业。

而巨头们正在运营细节上强势介入,微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微信会员卡覆盖面涉猎餐饮、商城、K T V、电影院、服装、快消品、化妆品、超市、酒店、实物电商等生活服务全领域。与传统行业相比,微信会员卡5月上线至今,北上广深成五市微信会员卡累计使用量近千万次,微信会员卡以每秒钟4张的速度在发放。

和微信将“二维码”作为电子会员卡的核心部分不同,已经植根于该项服务多年的大众点评网,目前却只是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大众点评网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大众点评网已经累积了数量庞大的线下资源,用户在平台上就能迅速找到合适的电子优惠券,线下的二维码展示目前只是作为移动端的一种补充,并没有成为独立的业务。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