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乱象
2012年12月12日,电广传媒旗下的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有线”)和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湖南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三网融合“蓝海”市场。公司同日公告,收到湖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公司投资37.27亿元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这种由广电和电信企业合资的模式,此前在其他一些试点地区也被采用过,比如武汉就是由武汉广电与中国电信合资。
双方在2010年12月就已经签约,原本的设想是广电与电信从竞争走向合作,但后来的进展并不如愿。“合资公司各占50%、董事长与总经理双方轮流做”,这是对武汉合资公司模式最为形象的注解。一开始双方准备注资2.2亿元,但最后只落实600万元。在这一合资中,处于弱势的武汉广电较为积极,但中国电信方面并没有太多动力。双方的合作后来全无声息,没有下文。
这种合资模式很难看到成功的希望,因为主角缺位。地方广电公司和电信公司分别存在,这家合资公司是谁的利益代言人?谁都代表,就意味着谁都不代表。没有主角的游戏,肯定无法长期进行下去。
另外一种普遍存在的试点模式是地方广电与电信企业捆绑销售,即三网融合套餐模式。比如上海移动与东方有线在上海地区推出“联合套餐”,东方有线提供高清合家欢套餐、点播、回看节目等服务,上海移动则提供通话时间、赠送购物卡等,获得的新用户双方通过分账实现各自的收入。
中国移动缺乏固网资源,所以在与地方广电的合作上较为积极。这种合作双方有互补的性质,可以实现双方利益共赢,所以在多个试点地区都尝试了这种形式。但这只是一种单纯的捆绑销售的模式,并没有在三网融合方面做出多少创新。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试点,地方广电与电信签署了不少战略合作协议,有的推出了打包式的套餐服务,有的成立合资公司,也有的尝试跨屏融合业务。但始终围绕非核心业务及非重点区域展开三网融合试点,对于极为敏感的集成播控权及固网资源领域,双方并没有严重跨线。
吴纯勇认为,试点的展开并没有真正理解三网融合的内涵及其长远意义,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在具体的三网融合试点业务层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进而造成在业务创新方面没有任何建树。
智能电视在2012年掀起不小的风波。国际上有苹果和谷歌在引领智能电视,国内除了各电视厂商开始推智能电视,作为IT领军企业,联想也推智能电视,互联网企业乐视和小米也先后涉足。智能电视被认为是三网融合创新的一个重大突破。联想和乐视的智能电视方案在给用户提供全新应用体验的基础上,并没有损害原有的广电和电信运营商的利益,而小米盒子的最初方案则绕过广电的思路,在上市一周之后即被叫停。
虽然到目前为止,官方并没有给出试点第一阶段的结论,但2013年试点一定会更大面积铺开,试点的深入程度也将加深。简单的合作、合资不是三网融合的实质内涵,创新的应用模式将会引领下一步三网融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