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资讯|智慧应用|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二维码复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4  来源:《商业价值》  浏览次数:470
核心提示:二维码背后的趋势是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化,这一趋势要求信息以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从线下流向线上。从技术角度来看,二维码将被取代,难以取代的则是围绕“信息流动加速器”所形成的服务模式。
  • 应用领域:智能交通
二维码背后的趋势是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化,这一趋势要求信息以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从线下流向线上。从技术角度来看,二维码将被取代,难以取代的则是围绕“信息流动加速器”所形成的服务模式。

王鹏飞第一次发现微信里加入二维码功能时,心里竟然不禁轻松起来。本来,作为可能的竞争对手,微信给他的理应是压力。

2010年3月,他创办了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推广渠道,他宣称,截至今年9月,旗下产品“快拍二维码”扫码软件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而在今年4月,灵动快拍宣布获得达晨创投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的发布会上,他对外宣传的数字还是1500万。

但不管这一数字的上升速度有多快,王鹏飞都无可避免地反复被人询问:“面对拥有2亿用户的微信,你怎么办?”

他如此解释自己对微信的微妙心理:此前他和同事讨论过腾讯涉足二维码市场的可能性,终于,微信做了,他倒有种心中大石落地的感觉;他认为二维码背后的商业模式繁多,腾讯不可能通吃,相反,微信的加入能扩大目前尚小的市场,培养用户对二维码的使用习惯,微信毁灭不了他的生存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觉得微信在二维码上的高调愈发证明着自己创业选择的正确性。

毫无疑问,以国内二维码市场的成熟度,它尚处起步阶段。情况比6年前要好一些,但很多人还未忘记,那次它在中国的强行起步,最终胎死腹中。

由此而带来的疑问是:6年前它因何而死?6年后它又为何而火?二维码只是一种信息流动的表现形式,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商业层面来看,二维码能负载的商业模式有哪些,以致王鹏飞相信自己能在微信的开疆拓土下大展宏图?它会是一个创业的好点子吗?

“早产”的代价

灵动快拍并非王鹏飞的第一次创业。2004年,他创办手机SNS天下网。2009年,天下网获得DeNA领投、风险投资机构Infiniti Ventures跟投的1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此后,他有了频繁出差国外的机会。他注意到,很多国外用户喜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上网、即时购物,预见到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即将迎来快速增长,他隐约觉得这种模式在国内也许将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他索性将天下网卖给了DeNA,在二维码行业开始自己的二次创业。

其实,在王鹏飞之前,海外二维码市场的榜样作用就已经刺激过中国移动。2004年底,国外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国际运营商交流大会上展出了一项名为手机条码的业务。中国移动决策层观看之后大为兴奋,并以极快的速度组建考察团赴海外进行实地考察,2005年4月中移动二维码项目立项,5月便进行了项目招投标。等到2006年8月,中国移动甚至在一次会议上向在场的多家核心SP表态:条码识别业务必将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业务。

参照DeCoMo围绕二维码建立起来的商业链条,中国移动确实有足够理由如此亢奋。DoCoMo当时的业务模式有三种:收费识别——用户网购后,他的手机将收到附有付款信息的二维码,他们凭此到便利店内扫码支付,DoCoMo从中收取费用(该服务于2006年停止);促销信息——DoCoMo旗下广告公司将含有商品打折信息的网站网址制成二维码,放置于各类媒体、交通工具上,它根据用户扫码后产生的实际消费进行分成;代理商管理——给每个增值业务代理商不同的二维码,用户通过这些二维码申请业务时,DoCoMo可以有效管理增值业务的归属点。截至2006年底,该国有6000万用户使用二维码,对其认知度高达96%。对中国移动来说,学习DoCoMo,意味着更多的盈利,对SP更好的控制。

中国移动对二维码业务的规划分为主读和被读两类。前者指用户通过软件扫描二维码并获取其中内容,适用于防伪溯源、拍码上网、购物等领域;后者指二维码通过短信发送至用户手机,用户持手机到达现场,再通过扫码机进行内容识别,适用于移动订票、积分兑换、自助值机等领域。

这波二维码热潮还催生出了一批明星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银河传媒,自诞生伊始即与中国移动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担任中国移动二维码平台的重要合作伙伴。2005年及2006年,银河传媒先后拿到两笔合计123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6年8月,它被美国财经杂志《红鲱鱼》评选为亚洲最佳成长企业100强,一时风光无二。

但当时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注定不属于二维码,不属于银河传媒。现在谈及后者,有业内人士对《商业价值》记者摇头:“它甚至差点死掉。”

抛开中国移动和银河传媒合作上的种种缺陷,市场大环境决定着它们难以超越时代的步伐前进。

当时国内配有摄像头、具备扫码能力的手机尚未普及,更别提手机上网。而二维码要被用户接受背后的逻辑是,用户习惯了使用手机软件,习惯了手机上网,他才会习惯用二维码解决生活中的需求。即使是针对有摄像头的手机,中国移动在第一步——让它们装上扫码软件——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直接影响了后续动作的发力。

它很难去学海外运营商对二维码的推广模式。在某些国家,运营商有自己的手机终端定制部门,他们直接向手机厂商下达指令,在清单中罗列手机要用的物料、设计的样式,甚至是里面安装的软件。该国用户大部分直接从运营商的渠道购买手机,因此被预装的二维码识别软件能很快流行起来。而中国移动对手机厂商不可能有如此的管控力。

在商业世界,有些失败缘于反应太慢,有些失败则因为走得太快。中国移动二维码平台没有预想中的大发展,银河传媒其后也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就这样,二维码度过了它在中国的第一波热潮。

 
关键词: 二维码 发展历程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