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速度加快、种类增多、更新手段升级、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北京地图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和科技手段的运用,正在悄悄地“变脸”。中国地图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卢仲进透露,过去靠人工“扫街”逐一核实更新地图的方式,正在逐步退出地图制作程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科技手段。
交通旅游图一年更新七八次
“交通图、游览图、公交图、奥运场馆分布图……从当初的几种到现在的几十种,近年来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地图种类不断细化增多,其中‘北京交通旅游图’一直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卢仲进副总编拿着最新更新出版的北京交通旅游图对记者介绍说,这张地图现在更新的频率一年七八次,而且,每年的印刷量还在递增。
近年来北京地图的更新内容不断变化。奥运会前,北京的地表建筑增加较多,而且涵盖的城市范围越来越大。近一两年,更新最为频繁的是新建的地铁线路、城市道路和居民小区。 “就像年底即将通车的四条地铁新线的标注,在这张图上还是虚线,年底通车后,我们就要马上更新为实线,重新印刷。”他指着图对记者介绍说。更新的速度也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有时尽管尚未到信息更新的时间点,近年来北京游客的增加,助推了地图更新频率,而每次印刷都要重新刷新。
更新地图开始利用航拍影像
“以前地图更新靠‘人工扫街’,现在靠的是航拍影像。地图制作手段,正在向现代科技手段转变。”他把记者带到计算机前介绍说。过去制图是把人员按照区域分成几个组,这些人员要定期在所负责的2公里范围内上街查看,做好记号后更改。“现在基本上是在家里作图了。”他指着电脑中的程序对记者介绍说,编辑们只要把这些电脑上的新图与旧图比对,找出变化后直接更改就可以了。
传统的“人工扫街”作图,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制图信息汇总时间长、更新周期长、成本高。上述现代手段的运用,不仅缩短了周期,而且经济、直接、准确度高。
电子地图信息引入纸质地图
纸质地图如何面对电子地图逐渐普及带来的冲击?对此,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卢仲进对记者分析道,两者既互补又交融。纸质地图所具有的一览性、方位感强等特点,决定着它还不会退出市场。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由于版面有限与电子地图相比,它的信息承载量受到限制。因此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目前,他们已经将部分电子地图的因素引入了纸质地图,“比如王府井,我们把这一区域放大,将其周边的建筑及设施细化,为读者提供了与电子地图同样详细的信息。”
据悉,今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类地图出版总量仍然增加了20%。
北京地图制作现状如何
北京地图分两个层次,一是地形图,精准度高,主要为专业部门服务;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地图,包括交通旅游图、地图集、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目前北京市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1:500、1:2000、1:10000三种,其1:500比例图已经覆盖了五环路内,半年一更新,精确度达到了2厘米。
目前北京制图的手段有哪些
北京制图的手段主要依靠:一是卫星定位和遥感系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街道走向和新建小区的进展;二是航空拍摄,可以直接反映城市建成区的概况、范围等;三是采用测量车,在街面上跑一趟,所有的数据就可以全部扫描完成;四是实地考察,如地表建筑改变了使用名称,或某小区的楼号等发生了变化,不过这种方式现在已很少使用;五是与导航公司等民营企业合作,交换数据库。
地图的应用是否也有变化
地图应用从过去的提供位置服务,逐步向信息分析评估、嵌入各类办公系统提供基础服务等新应用发展。如在今年的“7·21”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时,利用正在建设中的“数字房山”地理信息系统,将降水量、汇水积水情况、居民点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有些根据评估结果重新选址,体现出现代手段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