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日益严峻,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开拓信息消费市场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引起社会消费需求深刻变化,居民消费必将从房产、汽车、家电等“硬消费”向文化信息等“软消费”转型。移动互联网和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快速普及,使信息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日益显现,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难得机遇。
新一轮信息消费热潮启动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启动了新一轮信息消费热潮,并将引起信息产业大规模投资,引起的新一轮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相当可观。
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例。2011年我国国内智能手机销售量7344万部,销售额1469亿元;平板电脑销售量493万台,销售额172亿元;二者相加1641亿元。预计2012年二者消费总额将达到3150亿元。2013~2015年将是智能移动终端换代高峰期,市场销售额预计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3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再以智能电视为例。2011年我国国内智能电视销售量337万台,销售额270亿元。预计2012年,销售额将达到640亿元。2013~2015年将有60%的电视更新换代为智能电视,3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1.6万亿元。
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和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对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的消费需求。截至2012年9月,我国3G用户2亿,固定宽带用户1.7亿,互联网网民5.5亿。预计到2015年,3G用户数将超过4.5亿,宽带用户数将达到3.7亿,互联网网民超过8亿。庞大的用户规模奠定了信息消费的坚实基础。2011年我国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消费达2830亿元,数字内容消费规模约为3292亿元。据测算,2012~2015年二者累计将达到2.5万亿元以上。
电子商务刺激实物市场需求扩张。电子商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强了交易便捷性,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消费、扩大了市场。据预测,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电子商务对消费品市场以及中间品市场的需求扩张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信息和通信技术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人均信息和通信技术支出分别为3417美元、2455美元、2500美元、1412美元,我国仅为193美元,大致相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5%~10%,甚至还低于巴西水平(396.37美元)。近年来,虽经快速发展,但差距仍十分明显。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信息消费广阔的增长空间。
撬动社会总需求快速扩张
信息消费引致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大规模投资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一是宽带网络投资需求可观。2011年基础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为3331亿元。预计2012至2015年,互联网接入端口将达到4.5亿个,3G基站将超过115万个,WLAN公共运营点将达到75万个,LTE基站30万个,为此需累计投资2万亿元以上。
二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完成投资超过9000亿元,并将在2013年至2015年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年增速稳定在20%左右,在3年间累计达到近4万亿元。
三是云计算、物联网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保持35%增速,2012到2015年累计将达到近2.5万亿元。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为475亿元。预计2012到2015年将累计达到42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设备和服务。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将引起大规模信息技术投资。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到2012年年底,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技术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到2015年将超过2万亿元。
与此同时,信息消费还将拉动信息产业中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市场规模合计2.6万亿元,软件服务市场规模1.8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市场规模合计将达到3.5万亿元,软件服务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
最终,信息消费的引燃效应体现在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方面。研究表明,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2011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2.6万亿元,占GDP比重5.5%。预计到201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7.4%,比2011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五大措施带动信息消费
与传统消费方式相比,信息消费是一种具有非物质消耗特点的新型消费,扩展性强、增值潜力大、带动的产业链长。在工业产品市场已趋饱和的形势下,以信息消费为主的“软消费”市场才刚刚启动,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和鼓励信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内容,以信息消费促进工业品消费,带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第一,引导居民更新消费观念,提高信息消费意识和能力。一是实施“全民上网工程”,正确引导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文化发展,广泛开展试点示范和宣传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居民善于利用互联网工作和生活。二是大力倡导文化消费、信息消费和知识消费,通过各种媒体引导全社会逐步树立注重信息消费的观念。三是加大对国民信息通信技术使用技能的培训,提高国民信息素养,激发全民对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
第二,调整和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激励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根据消费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的要求,调整现有消费政策,建立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消费政策体系:一是清理限制信息消费的政策,取消电话、宽带、电视的初装费,降低或免除公共场所互联网接入费用,放宽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市场准入条件;二是加快制定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信息消费立法;三是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投资向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领域倾斜。四是设立信息消费救济制度,对城市残疾人员、贫困人口、老年人以及偏远农村人口购买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以及宽带接入服务进行补贴。
第三,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扩大宽带普及。一是以宽带普及和提速为重点,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和光纤到户,扩大无线接入的覆盖面;二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促进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宽带接入和互联网应用;三是改进公益机构与低收入群体的宽带接入条件,让更多的居民有信息消费的条件和能力;四是加强3G网络纵深覆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技术及TD-LTE产业链发展。
第四,开发新型信息消费品,扩大信息消费市场规模。一是以居民信息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和智能终端产品;二是研发将计算机、消费电子、通信和内容融合起来的新一代信息终端产品;三是研发适合我国家庭需要的数字化产品、智能家居设备等新产品。
第五,大力扶植和发展信息内容产业,增强信息服务供给能力。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扩大适用于数字内容企业。二是引导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电子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内容需求。三是设立国家奖项。每年度评选一批优秀内容产品予以奖励,鼓励原创产品、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