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资讯头条|智慧城市网
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2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次数:1931
核心提示:结合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挑战和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全面谋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改善环境,运用科学的发展视角,提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如此才能够有效扩大和释放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内需红利,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位置属性:头条三
结合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挑战和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全面谋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改善环境,运用科学的发展视角,提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如此才能够有效扩大和释放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内需红利,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重视统筹兼顾,协调全面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在建设之初,应统筹考虑各地的人文特色、资源承载能力、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发展方向,预先做好短期、中期、远期规划,再做模拟评估,最后修改规划并做好各种变通预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建设。其次,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特色应有不同。因此,不能搞大一统的建设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此,各地也应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

二、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城镇化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可以提高就业率并扩大内需。首先,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化的关键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过剩的产能,发展配套产业,引入工业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旧城区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土地置换获取部分企业未来发展的增量流动资金,支持和促进企业的改造升级和创新。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合理规划一些工业园区,可以帮助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起与其配套发展的工业协作体系,既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又产生和发展一批小微企业,使得工业经济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产业机会,最终促进城镇就业和工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其次,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及公共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型服务企业,才能大量吸纳劳动力,便利人民生活,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产业、旅游产业、传统生活服务业和传统商业的融合体,它的关联产业和扩散力十分强大,增长潜力也极高,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庞大,能够对其它产业起到带动和促进效用。服务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商业、旅游、餐饮等服务业,能够带动农业产品的优选优育和向高附加值的产品演进过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最后,应大力为新兴高科技产业创造环境,培育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产业公司,给予其税收优惠和人才准入的各项政策,为其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功能和布局。让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权利,特别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享受到以上权利,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目的,离开了人民参与的城镇化是不可想象的,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应当实行普惠机制,尤其要注重建立街道(乡镇)一级的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议将医疗、社保、养老、文化等居民急需的公共服务通过集团模块化的方式建立起来,特别是在新建城区更应优先布点,优先建设。同样,对于中、小学校的布点建设也应同步进行。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首先要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步将农民工通过就业失业登记体系纳入城镇就业管理体系,这是农民工享受其它各项权利的开始。其次要为建立逐渐过渡可连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步与城镇社保制度并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通过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再就业体系,满足其在城市就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使他们安心在城市发展。最后,为了让其家庭能够稳定下来,要为其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无差别化的待遇,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教学计划,允许其子女无条件在城镇就学。对农民工子女在当地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子女,应考虑提供当地户籍并在高考政策上视同当地学生。

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密集的人流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给公共交通带来压力。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的顽症,只有建立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有条件的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框架,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才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变交通拥堵的状况。

五、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化。要建立现代大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效率,就要依赖城镇化。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能促进城镇化建设。要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生产效率低下的家庭土地承包形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入城来促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让农民能够流转自己手中的土地或合法的拥有土地入股的收益,使大量的农民从生产率低下的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使得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获取更高的收益。

六、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
我国的许多城镇面临着的一个通病就是自然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对新建的城区应该特别注重环境规划,要有较高的标准和较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同时对于旧城的改造更应引入淘汰更新机制,关停和转移一批破坏自然环境和不利于人居环境的产业,适当疏散人口,减少旧城的人口密度,多建设一些过去欠账较多的公共绿地。要充分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注重城乡建设一体化,做好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要进行分类净化处理。在大气环境污染方面,逐步将不适合人居环境的工业企业迁到远郊区,在城镇中心区域发展无污染的服务业和高新产业。在城市绿化美化方面,应根据城市的山川形胜和地势特点,选用适宜当地气候的各类树木和草本植物,在城市网格化的布局空间内建设供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绿地公园,在城市外围建设水源地林区和环城市林带,逐步将城市建设成一个青山绿水,空气清洁,适宜人居的新型城镇。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
Baidu
map